65噸抹香鯨擱淺死亡被做成標本:兩輛吊車才搬得動
很多動物死後都會被做成標本,一般的小動物,一個人就能完成製作,那麼你見過65噸的巨獸被做成標本嗎?
近期,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迎來了新的一個任務,就是把一頭今年年初擱淺的18米長的抹香鯨做成標本。
原來,一隻抹香鯨近日被發現擱淺在長興島海域,這是渤海海域首次發現擱淺的末香鯨。抹香鯨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級保護動物,禁止捕撈,發現擱淺的抹香鯨十分罕見。
這頭龐然大物在被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死亡並發生輕度腐敗,因為它實在過於龐大,得出動吊車、叉車配合著人鋸搬移。
抹香鯨死亡後要製成標本,首先得先對鯨魚實施解剖,將抹香鯨的內臟取出。然後分解成幾個部分之後,再進行甲醛的固定,制止它繼續腐敗,固定的時間大約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
這不是生命奧秘博物館第一次把抹香鯨做成標本了,早在2016年,在江蘇省如東縣洋口港擱淺死亡的抹香鯨「洋洋」,就是該博物館採用最先進的生物塑化技術歷時4年半時間,做成標本的。
生物塑化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保存生物標本方式,它通過真空物理工藝,採用高分子多聚物替代生物組織中的水分和脂肪,實現標本長久保存的目的,保存期限可以達到上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