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又一重要衛星升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太強了!

北京時間2021年3月13日10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一號04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衛星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

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是由遙感三十一號04組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等,其本次升空是由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製的常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具備發射多種類型、不同軌道衛星的能力,可實施一箭單星或多星發射,其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3噸。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63次飛行。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佈的《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7年增長14.4%。

資料顯示,電磁環境(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就是指在傳輸媒質是泛指種類傳輸線、纜和空間傳輸媒質。電磁場或電信號包括各種類型的電信號、電磁波。頻率從接近直流、低頻直到微波、毫米波、亞毫米波;信號的形式各種各樣,有脈衝式的,也有連結波。

有的還被各種調製方式所調製。這些電磁波和電信號是由成千上萬,甚至幾百萬信號源所產生的。輻射源的類型多,而且複雜多變。信號密度可以超過每秒百萬脈衝。這些電磁信號,可以對人類的身體直接產生影響,產生所謂電磁波生物效應。也可以對各種電器、電子設備的工作產生影響,使其工作性能降低,甚至破壞其正常工作。

遙感三十一號04組衛星成功發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363次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