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千億基金公開道歉:暴賺5倍後回撤10%

「基金抱團股」帶給市場的極致分化,不僅讓堅守成長風格的基金經理心生「貪念」,也讓以擁有「超強算法」的量化私募機構動了「凡心」。

在2020年下半年市場風格偏向「大票」後,「千億量化私募」——明汯投資於2021年1月升級了模型,「加大對過去半年的學習」,風格暴露也從此前的「小票」切換為「大票」,即「基金抱團股」。

春節以後,市場風格再次切換,基金抱團股重挫,在「小票」與「大票」此長彼消下,明汯投資的收益回撤也達到了10%,而此前多年累計的「超額收益」也開始逐階下降。

罕見!巨頭量化私募發致歉信:凈值回撤 皆因動了「凡心」去抱團

「非常抱歉在過去大半年裡,產品凈值回撤,表現不佳,向尊敬的投資人和各合作渠道致以深深的歉意,明汯也在深刻反思和檢討我們過去在投資管理上的錯誤……」3月9日,明汯投資在致歉信中稱。

罕見!巨頭量化私募發致歉信:凈值回撤 皆因動了「凡心」去抱團

風格暴露是把「雙刃劍」

是想賺「貝塔」的錢,還是想賺「阿爾法」的錢?通常,機構投資者必須在兩者中做出抉擇。前者如指數基金,後者如偏股型基金,但量化私募機構的野心卻是通吃——「兩者都要賺」!

對於量化私募的指數增強類產品而言,風格暴露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主觀選股方向契合市場的風格,不僅能享受指數增長的穩定回報,還能獲得指數之外的「超額收益」。

過去幾年時間,明汯投資基於在「阿爾法」能力上的自信,風格暴露偏向「小票」,也讓他們的超額收益年化超過60%,「選擇適度暴露風格,配置接近40%的資金權重在小票上,帶來我們較高的回報。」

正如明汯投資在致歉信中所述,截止2020年7月前,其產品的表現都「非常突出」,也盈虧同源獲得較高的阿爾法收益回報。

在1月份模型升級後,超額也取得了突出的表現——自1月11日至2月10日,500模型平均超額收益4.24%。

以明汯投資代表作「明汯穩健增長1期」產品為例,該產品成立於2015年2月3日,成立以來收益類495%。

但2021年收益卻降至-2.3%,在14618隻私募基金中位於9003名。

罕見!巨頭量化私募發致歉信:凈值回撤 皆因動了「凡心」去抱團

導致明汯投資2021年凈值「折戟」,主要歸因於2021年春節後三周的凈值回撤。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近三周「明汯穩健增長1期」凈值增長分別為-1.64%、-9.73%和-2.49%。

罕見!巨頭量化私募發致歉信:凈值回撤 皆因動了「凡心」去抱團

「春節後回撤大部分來自於風格暴露,現有模型在動量、市值、大盤等風格因子上有0.2到0.35的敞口,我們設置的大暴露敞口限制是0.5。因為2月這些因子的大幅回撤,引起基金的回撤,但純阿爾法收益是比較穩定,沒有問題。」明汯投資解釋稱。

機械人學習,這次咋就失靈了?

相比傳統的人工選股,擁有超強計算能力的量化投資機構,能迅速回測歷史上任何階段、任何個股的走勢記憶,並結合選股因子生成一套超強的投資交易算法,這在既往A股市場的博弈中無往不利。

過去幾年,這家量化私募注意到了市場上大、小票收益的分化,並將按市值將股票分為四類: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中證500指數成分股、中證1000指數成分股和其他市值最小的股票。

第一類股票「大票」,即「基金抱團股」。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春節前,資金大量從第三、四類股票流入第一類股票,而春節後突然逆轉,資產大量從第一類流入第四類股票。

一邊是「大票」上漲帶來的超額收益「滾滾來」;一邊是「小票」下跌拖累凈值的「蕭蕭下」,在賺錢效應高低立現的極端風格中,明汯投資也與公募基金經理一樣不可免俗地「棄小逐大」。

今年1月初,明汯投資升級了模型,增加深度學習模塊,加大了過去六個月到1年市場行情指數學習的權重,過去半年大盤股好於中小盤股票的行情直接影響了深度學習模塊。於是,一批「流動性好的質優大盤股」正式進入明汯投資的持倉池。

然而,春節後市場大反轉,基金抱團股大幅回調,同期300指數下跌-9.38%,而500指數僅下跌-1.86%,市場出現了罕見的大票藍籌股遭到全市場賣出的情形,明汯500模型也有接近平均-5.4%的超額回撤。

「千億量化巨頭」主動控制管理規模

這並不是明汯投資最大一次回撤,但因為這次回撤,卻讓這家量化私募巨頭開始反思,並決定控制管理規模。

「感謝你們過去的支持和包容,我們為最近產品的表現深感抱歉,我們也在深刻反思和檢討過去在投資管理上的錯誤,期待後續在策略上發揮我們應有的水準,為投資人減少損失。」致歉信言辭誠懇。

談及下一步計劃,明汯投資表示:一方面,運行風格控制最嚴的模型,將風格上的波動率下降80%;另一方面,嚴格控制整體的管理規模。未來中性和500增強產品的管理規模控制不增加;此外,還將努力研發高阿爾法收益的因子。

2015年2月,自首隻產品——明汯穩健增長1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備案後,便一發即不可收。截止3月5日,明汯投資共在協會備案408隻私募產品,其中2020年以來備案量就高達164隻。

梳理2020年以來備案的164隻私募產品,不少是中證500指數增強類量化產品,去年8月此類產品尤其明顯,但2021年備案的33隻產品中,卻未見「指數增強類」的量化產品。

罕見!巨頭量化私募發致歉信:凈值回撤 皆因動了「凡心」去抱團

「從2018年年中開始,整個模型升級後,(明汯)業績就像火山式的暴漲。他們的志向不是百億量化管理人,而是想做大事的一幫人。」知乎網一位署名「西門吹雪」的私募圈人士透露。

在日前一場直播路演中,明汯投資創始人裘慧明稱,投資一定是長期的,它有兩個規律:一個是市場的演變,一個是市場的周期,「掙不掙錢不是在於你水平有多高,而是你比市場平均水平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