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黑馬無奈:20天蒸發1500億
業績大漲6成,這一增速在已披露2020業績的白酒企業里,除酒鬼酒,就只有山西汾酒了。
自2017年以來,山西汾酒業績增長傲視群雄,被視作行業黑馬。即便如此,汾酒掌門人李秋喜喊出的「15年重返行業第一」的誓言,仍像是天方夜譚。
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山西汾酒的市值卻在短短20天內蒸發了超過1500億元。
業績大漲近6成
昨日,山西汾酒(600809.SH)披露2020年度業績快報,業績再次大幅增長。
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9.96億元、歸母凈利潤31.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69%和57.75%。
公司表示,營收和凈利雙增,主要來自南方五省市市場的高速增長、青花汾酒系列產品銷售佔比不斷提升等。
這已是公司自2017年以來,連續4年保持業績20%以上增長。
斑馬消費注意到,公司保持高速增長,與最近幾年推進產品高端化、掘進全國市場有很大關係。
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次高端產品青花汾酒系列收入增速30%-40%,低端產品玻汾收入增速在20%-25%之間。
另外,產品提價也是影響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18年以來,青花汾酒系列、玻汾產品多次提價。
通過上述措施,公司毛利率水平提升明顯,從2015年的67.37%增至去年前三季度的72.17%。同期,凈利潤率從13.12%增至23.87%。
次高端發力
這幾年,山西汾酒憑藉有着「奪命53之稱」的黃蓋汾等玻汾系列產品,席捲大半個中國低端餐飲市場,並以固態發酵口糧酒優勢,牢牢站穩40元-60元光瓶酒價格帶上,成為頗具潛力的百億大單品種子選手。
在2019年汾酒全球經銷商大會上,公司宣稱,當年玻汾系列銷量近1200萬箱,總量超過1.4億瓶。
但是,公司更加青睞盈利能力更強的青花汾酒系列。
青花汾酒系列主要以青花汾酒(20/30)產品為主,定位400-800元價格帶,定位次高端,是公司重要的收入支撐。
華安證券研報預測,2020年,青花汾酒系列收入同比增長30%-35%,預計達到40億元規模。
青花系列收入增速加快,「提價」竟成為神助攻。
國盛證券研報顯示,山西汾酒 2020 年對青花和玻汾進行多次提價,其中,青花30在6月大幅提價。
白酒行業媒體酒業家報道顯示,青花汾酒系列自2020年7月1日提價,經銷商打款提前,導致上半年青花汾酒系列增速超過30%。
這還不夠,公司在2020年9月推出青花汾酒30復興版,定價1099元/瓶,加速千元價格帶布局。
山西汾酒近年來強力推進的全國化戰略,已到了收穫期。
截至2020年三季度,公司省外、省內收入分別為56.53億元、46.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8%和3.8%,省外收入佔比增至55%。
白酒行業這幾年的大趨勢是高端產品擴容,像青花30及復興版這樣的產品,如何突破被貴州茅台、五糧液等酒企牢牢掌控的高端市場,仍得打上一個問號。
業績後勁
山西汾酒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謹慎保守,直接導致企業錯失發展良機,被同行們不斷超越。
汾酒頭頂的桂冠多次更迭,五糧液在上世紀90年代超越汾酒,成為白酒行業領軍者,10多年後,貴州茅台又趕超了五糧液,至今無人能敵。
從市值上來看,截至昨日收盤,貴州茅台、五糧液和瀘州老窖分列行業前三,山西汾酒和洋河股份在老四、老五位置上互相拉鋸。
山西汾酒得以回歸白酒第二梯隊,得益於公司掌門人李秋喜在2017年下立下的軍令狀,即2017-2019年三年實現凈利潤增長25%目標。
與此同時,在加速內部改革、優化產品結構以及全國化市場戰略的加持下,公司走上快車道,其業績增速一度傲視群雄。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增速分別為44.42%、48.46%和25.79%,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57.39%、58.24%和28.63%。
2020年,是山西汾酒較為輝煌的一年,在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漲幅驚人。其股價漲幅332.10%,僅次於酒鬼酒334.72%的漲幅,遠高於當年白酒板塊指數漲幅(138.67%)。
基於強勁的增長勢頭,李秋喜順勢立下宏大誓言——15年內重回白酒行業第一。
不過,今年2月之後,公司股價持續下跌。3月10日收盤,公司市值2472億元,較20天前的巔峰期蒸發超1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