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FreeBSD的故事之一
- 2021 年 3 月 10 日
- 筆記
記得還是那些無聊的日子,群里有網友稱Linux只能玩WPS,我表示質疑,並通過百度這個搜索引擎搜索到了Ubuntu Kylin,即由湖南的國防科技大學與Ubuntu社區合作並由其主導的Ubuntu麒麟項目。
說到麒麟,本是祥瑞,就和龍一樣具有中國特色,但是淪為資本的玩物,我深表遺憾。當時我按照其論壇的優盤刻錄方法,用百度下載了軟碟通,讓我家人買了個4G的,USB2.0的金士頓優盤。刻錄的非常慢。
我用的筆記本是聯想G400 ,i3- 3110M,4G內存,500G機械硬盤,顯卡就更是亮機卡HD4000+AMD8570M。我很快就進入了安裝界面,很不幸我的無線網卡是博通的BCM43142,並不開源。但幸運地是Ubuntu內置了許多專有驅動,因此我得以擺脫繞成毛線團的廉價網線。此前我只有過ghost安裝Windows的經歷,並沒有接觸過任何其他操作系統。
進入了Ubuntu Kylin,我並沒有感到多麼的驚奇,只是感覺有些反人類,窗口部件都和Windows相反,在左邊而非右邊。Unity非常耗費系統資源,我這種配置經常卡頓,我開始安裝其他軟件,我證明了一件事,Linux不止WPS。此後我覺得有必要深入的研究一下,這是我對自由的渴望,任何可以hack的機器我都願意研究一二,Android Root,Kindle刷安卓,蘋果越獄,學習機破解安軟件。我感覺這也許也是一種控制慾望,但實際上不是,我並非root敢死隊,也許是chrome和Ubuntu的桌面對我的壓制吧。
我並沒有遊戲為什麼不能運行在Linux上的困擾,因為我並不偏好任何遊戲。或許這種配置,根本運行不了任何值得去玩的遊戲。
我一直在研究Linux的各個方面,但是對服務器方面缺乏研究,我只有理論,而缺乏實踐,後來吃了很多苦。我這幾天看到鳥哥的Linux服務器篇才發現,我這些年所苦學的,裏面盡有。不得不喟嘆,聽人勸吃飽飯。因為我只學了第一本基礎篇。我不相信只有這一本書能看,去了當地最大的圖書批發市場,去找The C language Program和其答案,但是很遺憾,並沒有。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曾經考了五次NCRE,均未通過。由是開始思索什麼東西。Ubuntu Kylin非常的不穩定,於是我開始裝原版Ubuntu,發現我錯怪了kylin,Ubuntu的確如此。後來幾乎把所有發行版都裝過並用過一段時間。
我極其厭惡社區一些人自大狂妄的嘴角,所以很少發言。我至今不懂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用差勁的CentOS而不是Scientific Linux,兩者都是RHEL 代碼的重構發行版。後者遠遠優於CentOS,甚至與RHEL互換源都沒有問題,更妄論開發者水平,後者更多地是科研院所或者大學。這就是所謂盲目從眾?大家抱着一種目的去學Linux,總是想要學什麼內核源碼剖析,組成原理這類理論性更強的東西,或者針對的考紅帽認證。可見的,每當大學開學,新學期,貼吧社區就會湧入很多新人,提出各種有趣的問題。而一些所謂的大佬只會不斷地禁言。
我使用的博通網卡讓我受了很多本不存在的困擾,所以我現在到哪都要喊一句「傻逼博通」,每次編譯安裝都是非常麻煩的,有很多代碼要改,查詢各種手冊。而反觀英特爾就非常方便,直接免驅。後來我查到聯想G400,或者說筆記本電腦都有一種叫白名單的玩意,我不願承擔刷BIOS的風險,由是和別人換了別的網卡,這款電腦同型號的有使用英特爾網卡。
因此現在我看到樹莓派也用的博通我就氣憤不已,不開源往開源產品里插什麼手,徒增麻煩。「傻逼博通」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