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楊鋒:5G SD-WAN場景及關鍵技術分析
- 2019 年 11 月 28 日
- 筆記
11月16日第二屆中國SD-WAN峰會在北京圓滿落幕,來自中國移動研究院的楊鋒為大家分享了主題為《5G SD-WAN場景及關鍵技術分析》的演講。

楊鋒提到這些年來網絡的演變受到了雲計算的驅動,主要表現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企業上雲,雲是雲,網是網,企業需要自己去買網的資源,而運營商並不關心這個網是用做什麼,這就是雲網獨立。第二個階段是雲網協同,企業在有了很強的上雲需求後,運營商推出了很多的雲網產品,比如雲專線、雲專網、雲組網,但是這些產品不能保證大家全部接到雲上。第三個階段是雲網融合,這也是現在發展的目標,在雲網融合的定義當中,雲和網深度融合,CT和IT也是深度融合,深度融合之後就是以業務為中心的優質服務。

SD-WAN在雲網融合裏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產品,可以把SD-WAN比作一個總線,運營商首先把雲、企業數據中心、互聯網等資源接入到總線上,然後客戶通過CPE接到總線上,最後通過軟件定義的方式,把它們之間進行組網,來實現客戶的組網、分支互聯、上網,上雲。對於運營商來說,SD-WAN更多需要考慮如何結合承載網、傳輸網以及5G提供服務。

下面舉例闡述5G SD-WAN能實現什麼樣的功能。假設某工廠生產一款產品,1)生產系統利用無線連接來組網;2)銷售部門在雲上開網店銷售;3)IT系統還有訪問互聯網的需求。總的來說,這是三種不同的業務,有着不同需求。

除了三種業務,假設企業生產部門要保證生產數據安全,不希望把生產數據泄露到互聯網上,銷售部門需要高性能的雲網連接使得CRM等SaaS應用能正常運行。如何滿足所有這些需求?

5G和SD-WAN結合涉及到一些關鍵的技術,第一是5G,5G有很強的業務屬性,支持高帶寬、超低時延、大連接,同時5G對這些特性的支持也依賴於邊緣計算和網絡切片這兩個技術。第二是切片,切片包括無線切片、核心網切片、傳輸網切片及承載網切片。第三是邊緣計算,主要用於承載5G的數據網元、SD-WAN POP點、增值業務等。最後是SDN,SDN主要是策略集中管控、開通和優化。

5G方面,楊鋒提到中國移動2019年計劃建5萬多個基站,在50多個城市部署,2020年所有地級以上的城市都完成建設。今年北京實側的數據為下行最高速率是1.6G,上行最高速率為139兆,這個數據要比4G高很多。
5G加切片加SD-WAN相結合後,可以利用SD-WAN應用識別的能力對業務流量進行識別和分類,然後基於流量類別進行智能選路,結果就是上網流量走Internet切片,上雲流量走雲切片加速實現上雲質量保障,生產業務走企業私有切片,保證流量不外傳。

5G和SD-WAN帶來了很多的想像空間,楊鋒也提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商業模式,未來有沒有可能會出現一種基於麵包車改造的移動超市,停泊在路邊停車位,通過5G SD-WAN進行組網,這樣的話不僅省去了租房的麻煩,而且可以實現哪裡有需求,還可以把車開到哪兒。楊鋒相信未來會出現更多新的商業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