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首款!OPPO超大杯旗艦後蓋是怎麼變色的?一文了解

手機進入全面屏時代以來,設備的正面設計正逐步朝着「天下大同」的方向發展,消費者甚至需要通過背部設計來分辨出手機型號。

雖然手機後蓋設計千變萬化,工藝各有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後蓋配色在出廠時就已經被固定,消費者想要有所變化就必須更換手機後蓋甚至整部手機,成本較大。

在近期熱度極高的手機變色話題中,作為主角的OPPO便聯合視覺藝術家Joshua Vides帶來了全新的OPPO Reno5 Pro+藝術家限定版,在後蓋設計上再度玩出了「新花樣」:首次支持電致變色技術。 

業界首款!OPPO Reno5 Pro+電致變色解析

何謂電致變色:電化學反應下的獨特變化

所謂電致變色,通俗來講即電致變色材料在電的作用下,通過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進而產生顏色變化的現象。

這種現象主要體現在顏色和透明度的變化,想要變化出所需要的夢幻效果,材料才是整個過程中的核心。

OPPO深諳於此,其從2017年便開始研究全新電致變色器件,經過三年不懈努力最終帶來全新的柔性電致變色器件,並獲得了100多項相關專利積累。

電致變色往事:新材料的三階段進化

在OPPO發展出全新的柔性電致變色器件以前,有關於電致變色的記錄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當時有德國科學家首次注意到氧化鎢的電化學着色現象,而後電致變色的概念由外國學者Plant於20世紀60年代率先提出。

電致變色材料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初代無機固態電致變色材料大多被應用於建築領域,其自身毒性較強,重量、厚度、變色速度等均無法滿足手機等移動產品對體積的要求;

第二代液態電致變色材料相較於初代產品變色速度相對更快,但仍然存在諸如高功耗、顏色不討喜、易漏液等問題,這些也讓其無法在手機上應用;

第三代柔性電致變色材料則基本解決了前兩代材料的缺點,整體更為輕薄耐用。

變色核心:薄、輕、快的獨特膜片

OPPO在 Reno5 Pro+藝術家限定版上加入了一種凝膠態有機小分子材料作為柔性電致變色膜片。

這種膜片具有薄、輕、快三大特點,其僅0.15mm厚,重量在1.5g左右,但卻可在6-8秒的時間內完成變色。

同時為保證材料使用壽命,保證氧化還原反應順利進行,OPPO在設備上使用了類似LCD的封裝工藝,為的就是嚴格控制水汽透過率,延緩水氧擴散。

值得注意的是,OPPO還開發出了安全無毒的有機電解質材料並通過了SGS權威認證,即使用戶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將後蓋摔碎也無需擔心其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此外,得益於新材料的運用,OPPO的柔性膜片技術可以做到在標準實驗室條件下擁有三萬次以上的循環壽命,正常使用情況下用戶完全可以使用三年以上,整體使用壽命相對於前幾代電致變色技術有了飛躍式的發展。

變色之外:「咚咚傳情」人文氣息足

科技發展應時刻以人為本,而非僅是參數和技術堆砌,電致變色技術也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能變色」的階段,廠商也要賦予這項技術以更多的人文元素。

在這一點上,OPPO根據電致變色技術特性並融合用戶使用場景開發出「咚咚傳情」功能:兩部手機完成綁定後,用戶雙擊後殼即可向對方發送自己的「心跳」,對方也可以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回應。

這種方式讓人們即使遠隔萬里也可以輕鬆地互相表達自己的心意,優雅又新穎。賦予冷冰冰的工業製品以暖心的人文氣息,才是科技發展的根本目的。

業界首款!OPPO Reno5 Pro+電致變色解析

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關注電致變色技術發展,而OPPO此次率先將電致變色技術在 Reno5 Pro+藝術家限定版上予以應用並首度完成量產工作。

除了給渴望手機創新的消費者群體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外,其也承載了OPPO本身對於科技發展的獨特願景,將人文關懷融入到工業產品之中。

讓更多的消費者切實感受到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的樂趣,讓新技術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真正成為「看得見,摸得着」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