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疫情期最容易忽視的高危行為!很多人有這個習慣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常發、多發季,當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輸入我國的風險逐漸加大。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不去密集人群場所之外,還應該注意哪些防護?大家可能都會忽視一點,而且很多人有這個習慣——摳鼻屎,鼻腔嬌嫩的皮膚易遭損害,增肌了細菌、病毒傳染進血液中的機會。

據國內媒體援引CTV新聞的報道,華盛頓大學的醫學教授表示,摳鼻子時會將指尖的病菌轉移到鼻腔中,硬質的鼻屎會在鼻腔內留下微小切口,病毒會更易侵入毛細血管。

此外,從鼻腔中帶出的穢物在接觸別的物體時,有將病毒傳播給他人的風險。

專家建議,在鼻子不出現不適時,應當用紙巾擤鼻子後洗手。堅持佩戴口罩也可以有效防止無意識地摳鼻子。

12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在發佈會上表示,即使打了新冠疫苗,接種人群也要做好戴口罩等防護措施。

曾益新介紹,儘管我們相信疫苗安全有效,但是接種新冠疫苗以後,還是要求大家繼續維持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保證社交距離、勤洗手等這些好習慣。

畢竟疫苗的保護作用不是百分之百的,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疫苗說保護率達到百分之百。

專家:摳鼻屎是疫情期高危行為 病毒會更易侵入毛細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