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是誰?到底是幹嘛的?

寫在前面

這次周末就不推技術文了。很多小夥伴都在微信上私信我:冰河,感覺你啥都會啊?你是怎麼學習的呢?

其實,作為一個互聯網從業者,學習這件事嘛,大多數時候是沒有專門的時間來學習的,多半還是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和積累,將自己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多思考,時間久了,自然而然你就會了。

還是那句話: 再牛逼的技術,都抵不過傻逼似的堅持!在一個領域深耕10年,你也會成為資深技術專家。

聊聊我自己

沒有人是進來聽你吹牛逼的,聊點實際的。

接着小夥伴們的提問,我就來簡單的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工作以來,我進過大廠,呆過創業公司。做過Mac OS開發、寫過Android APP、寫過前端(當時組內前端人員不夠,硬頂上去的)、寫過Java、做過大數據開發、做過系統架構。 研發過近10萬QPS的高並發大流量的系統(可能有些小夥伴對QPS的概念不是很熟悉,這麼說吧,用戶上億的高並發系統) 、做過大數據精準推薦平台的架構和研發。搗鼓過服務器,搭建過上百台的MySQL數據庫集群,近200台的Hadoop、Storm、Spark、Flink集群。

期間,我開源了自己寫的一些高並發場景下的框架。

所有的這一切,無外乎工作需要,場景需要,自己也對這些感興趣。在上一篇《畢業三年,如何達到月薪30K?我想跟你聊聊!!》中,我也說過你需要對你做的工作感興趣,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否則,付出的再多,收穫也不會很大!

所以,我可能在工作中比一些小夥伴接觸的多一些,用戶量大一些,踩過的坑多一些。很多時候,在用戶量大的背景下,解決一個實際的生產環境問題時,你需要深刻理解某些知識或框架的底層原理和源碼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這也是很多大廠在面試時喜歡問底層原理和源碼的原因,並不是他們為難人,而是因為業務需要,場景需要,你想想: 在十幾億用戶的龐大系統中,讓你排查一個幾十上百QPS下才會偶爾發生的一個線程問題,你不懂點操作系統原理、多線程原理、線程池原理和源碼、操作系統線程調度的知識,怎麼去分析、排查問題? 難道招你進來就讓你一臉懵逼的看着問題反覆出現嗎?

說到這兒,肯定有小夥伴會想:冰河年齡多大了啊?是不是已經頭禿了啊。

這裡,鄭重的跟大家說一聲:本人標準的90後,頭髮很濃密,髮際線也不高(劃重點)。 哈哈,意外吧,沒錯,就是90後。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在大學剛接觸計算機時,首先學習了C語言,然後,研究的卻是這個。。。

最初研究的啥

直接了當的說:就是滲透。滲透是啥?這麼說吧,黑客大家都知道吧。那時,我從心底是很崇拜黑客的。記得上學那會兒,還找學院計算機協會的技術部長拷了近500G的網絡攻防資料,天天瞎搗鼓。

我最初寫的文章,不是在CSDN,不是在博客園、不是在掘金,也不是在infoq,更不是在公眾號,而是在QQ空間。

有時,也會對計算機操作系統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像。

不過現在看來,那時的我的瞎想還是有一定「遠見」的,這不就是雲操作系統嗎?竟然莫名的佩服起自己了(自戀中。。。)!

最後,還記得那個故事嗎:一名應聘者去應聘某公司的網絡安全職位,HR問他:你憑什麼認為你能勝任這份工作?那人很淡定的說了句:我黑進了你們的系統,給我自己發了面試通知~~

好了,今天就到這兒吧,我是冰河,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