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12年前的老爺機:重新折騰告別吃灰
前言
這是一台距今有着快十二年歷史的迷你機了,最近把家裡的倉庫大掃除,從裏面翻出來的「雜物」。這台迷你機是我當年上大學的時候在廣州崗頂電腦城購入的,從華南理工大學過去還是比較近的,就相隔2站地鐵。
展示
迷你機的硬件配置:Intel Atom N330 + NVIDIA GeForce 9400M(MCP7A)。
4個USB 2.0,1個HDMI高清視頻輸出,1個VGA視頻輸出,1個有線網口,1個DC電源接口。
這個Giada N10的主板採用了單根內存插槽,最高支持DRR2-800,帶有無線網卡。
主板的另一側只有一根散熱銅管連到處理器風扇,帶有一個SATA 2的接口,可以接一塊2.5英寸的硬盤(最高支持9cm)。
系統
原來的Giada N10迷你機裝的是Windows XP,也可以裝Windows 7。那麼十二年後的今年能不能裝Windows 10系統呢?
實測Intel Atom處理器最高只支持到Windows 10 1607版本,後續的版本會直接閃屏無法進入安裝界面。

這裡我安裝了Windows 10 LTSB 2016(1607版)。
可以看到十二年前的迷你機依舊可以正常運行,Intel Atom N330 @1.6GHz的主頻還是算是比較高的,雙核四線程(2C4T),擁有112KB L1緩存和1MB L2緩存。
當時買的這款迷你機標配就是2GB內存(實際可用1.7GB),安裝Windows 10 32Bit可以看到內存的使用佔有率達到了1GB(59%)。
無線網卡我換成了Intel AC 7260,Wi-Fi 5(802.11ac)。
已經是目前最新版本的NVIDIA驅動了。
硬件信息
驅動精靈的硬件檢測信息。
Intel Atom N330,工藝:45nm,雙核四線程,指令集最高也就支持SSSE3。
緩存信息
可以看到主板也是NVIDIA最後一款Intel芯片的主板了,模型:MCP7A-ION(離子平台),可以看到BIOS日期還是2009/10/10。
內存檢測到的通道數有誤,實際上是單通道。
內存是金士頓的DDR2-800(PC2-6400)。

GPU-Z識別的顯卡信息。
HWiNFO32識別的硬件信息。
識別出的主板所支持的傳輸通道:PCIE v1.1,USB 2.0。
Intel Atom N330處理器信息。
金士頓內存條信息。
主板的集成顯卡(9400M)會佔用內存256MB,顯卡帶寬:64Bit,16個流處理器單元。

HWiNFO32測試結果。

Core Temp識別出來處理器的信息。
Crystal Disk Info硬盤信息檢測,用的是Intel SSD固態硬盤。
AIDA64 CPUID處理器信息。
Intel Atom N330處理器信息。

主板硬件信息。
內存硬件信息。
北橋芯片,最高支持DDR2-800內存和DDR3-1066內存。
南橋芯片,GPU集成了NVIDIA ION(GeForce 9400M),工藝:65nm,顯存佔用內存容量:256MB。
GPU:NVIDIA ION(GeForce 9400M)的硬件信息,像素填充率:1800兆像素/秒,紋理填充率:3600兆像素/秒,單精度浮點運算:35.2 GFLOPS。
GPU:NVIDIA ION(GeForce 9400M)支持4擋速度,最高檔位:GPU 450MHz,渲染引擎 1100MHz,內存 800MHz。
性能測試
魯大師經典版硬件檢測信息。
魯大師經典版電腦綜合性能得分:14533分。
魯大師新版2020的硬件檢測信息。
魯大師新版2020的電腦綜合性能得分:30293分。
AIDA64內存讀寫速度性能測試。
內存讀取速度。
內存寫入速度。
內存複製速度。
內存潛伏延遲。
使用AS SSD Benchmark測試1GB數據下的跑分,連續讀取:244.29 MB/s,連續寫入:196.46 MB/s。
使用CrystalDiskMark測得數據,連續讀取:282.44 MB/s,連續寫入:218.31 MB/s。
使用TxBench測得數據,連續讀取:280.932 MB/s,連續寫入:226.479 MB/s。
安兔兔SSD測試的寫入速度:201.02 MB/s,讀取速度:244.31 MB/s。
總結
這台Giada N10迷你機的硬件性能的確是完全不夠用了,只能充當一下客廳的HTPC了。好在NVIDIA ION(GeForce 9400M)的硬件解碼能力還是蠻不錯的,可以有效降低Intel Atom N330 CPU的使用佔有率。舊的電腦又可以翻出來繼續使用了,不用再吃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