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土特產」正式交接
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將開展月球樣品與科學數據的應用和研究。
據央視報道,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現場,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長張克儉與中科院院長侯建國進行了月球樣品及證書交接,標誌着嫦娥五號任務從工程實施轉入科學研究階段。
12月17日晚,嫦娥五號返回器第一時間返回誕生地——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當晚,五院對嫦娥五號返回器進行了全面檢查。
據了解,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有三類用途:
第一進行科學研究,第二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第三依據國際合作公約和多邊雙邊合作協議,將發佈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方面的科學家共享,部分樣品按照國際慣例可能作為國禮相送。
此外,月球樣品將在北京中科院國家天文台、湖南韶山進行異地災備。
另外,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狀態良好,預計明年2月中旬到達火星開始繞火探測,明年5月中旬着陸火星巡視探測;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