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嘴吸尿液救人醫生回應10萬元獎金:這只是醫生的本職工作

  • 2019 年 11 月 23 日
  • 資訊

日前在廣州飛往紐約的航班上,有老人突發疾病,導致尿液積累排不出來,緊急時刻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紅醫生和海南人民醫院肖占祥醫生伸出援手,其中張紅醫生用嘴吸出尿液,整整37分鐘,幫助老人排出800毫升左右的尿液,化解了危機。

這件事引發了網絡熱議,大家對兩位醫生的醫德打假讚揚,其中海南人民醫院還為此重獎肖醫生10萬元,更是引發了網絡轟動。

事發之後,今天晚上當事醫生之一的肖占祥也在微博上詳細回顧了事件的經過,也談到了10萬元獎金的事,他“希望能夠淡化,不希望這個事情再像之前一樣,一件普通的事炒得鋪天蓋地,又讓我措手不及。這只是一個醫生的本職工作。”

飛機上嘴吸尿液救人醫生回應10萬元獎金:這只是醫生的本職工作
張紅主任用嘴幫老人吸出尿液

飛機上嘴吸尿液救人醫生回應10萬元獎金:這只是醫生的本職工作
肖占祥主任不停根據膀胱積尿情況調整穿刺位置和角度

以下為肖占詳醫生@海之南74839的回應:

大家好,我是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大夫肖占祥,很高興在這個平台上與你們相識。

11月19日凌晨,我在廣州飛往紐約的飛機上,大概飛到阿拉斯加上空的時候,突然聽到飛機上面的廣播在找醫生。當時我和暨南大學附屬廣州華僑醫院的血管外科主任張紅主任都在這個航班上,聽到這個消息以後,我們兩個就一起到了後倉。

到了後倉以後,發現衛生間裏面有一個老人在蹲着上廁所,一直在痛苦的哀嚎,滿身大汗。乘務員就給我們講,兩小時前,這個老頭出現了排尿困難的情況,非常痛苦。我摸了一下他的小肚子,發現膀胱部位非常鼓脹,而且我一觸碰,老人的疼痛感明顯加重,我們就估計老人是急性尿瀦留。

因為他是個70歲的老年男性,估計是前列腺肥大,再加上長途旅行比較疲勞,膀胱收縮無力引起的急性尿瀦留。

當時的情況假如不採取緊急措施的話,這個病人會出現膀胱嚴重併發症,甚至會出現休克等嚴重的全身併發症,可能會危及到老人的生命。

但是在飛機上要採取緊急措施的話,無非就是兩個,第一個就是插一個管子進到尿道裏面,通過尿道進入膀胱,把尿引出來;第二,如果沒有插的管子的話,那只有進行膀胱穿刺。

當時在飛機上沒有設備可以幫老人導尿,飛機上僅有的器材就是一些消毒的器材,和一個5ml的注射器,還有軟塑料的吸氧管,僅有這些器材。當時我就和張紅主任做了一個決定,為這個老人直接進行膀胱穿刺,用5ml的注射器針頭進行穿刺。

我們把這個針頭進行了改造,把塑料管接到5ml注射器的針尾上面,準備進行穿刺。

當然,穿刺前跟家屬和機組人員都進行了溝通,我們也估計到可能會穿刺失敗,因為針比較短,比較細小,而膀胱的位置相對比較深,這些情況也都給家屬講清楚了,家屬還是比較理解配合的。

但是機組人員有些顧慮,萬一我們膀胱穿刺失敗了,會牽連機組人員,他們提出要緊急迫降阿拉斯加或者加拿大西部的機場,但是估計要花費30分鐘到一個小時,而且緊急迫降的費用大概是70萬美金到200萬美金,而且要耽誤整個飛機乘客的行程。然後,我和張紅主任又再次跟機組人員進行溝通,我們還是想嘗試一下,如果不成功再說,因為這個損傷不會有太大副作用,發生的概率是比較小的,最後機組人員同意了我們的方案。

我們就把病人搬到後艙,地上鋪上單子,讓病人側躺,開始進行膀胱穿刺。穿刺還是比較順利,直接就穿到了膀胱,尿液慢慢就流出來了,但是很遺憾的是尿液流到塑料管的中段就基本停滯了,估計一方面是針比較細,另一個可能是膀胱收縮無力,儘管我用手按着他的膀胱,想增加外力讓尿液能夠擠出來,但是效果依舊不好。

這個時候,張紅主任就毫不猶豫的拿着橡皮管兒,也就是引流管的另一端,塞到自己的嘴巴裏面,一口一口的把尿液吸出來。我這邊兒就把握着針頭的方向和深淺,我們兩人配合的還是比較好,大概經過40多分鐘,尿液吸出來了700-800毫升,病人說舒服多了。

我們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大概過程就是這樣。其實當時機組人員的顧慮我們也有考慮,但是我覺得我們承擔的風險和病人的生命所承擔的風險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可貴的。所以就這一點來講,當時腦子裡可能也有閃現過,會不會有醫療糾紛的風險,但是看到病人當時的危機情況,也就不去想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了,也就不管它了。

首先謝謝大家對這件事情的關注。對於十萬元獎金的問題,希望能夠淡化,不希望這個事情再像之前一樣,一件普通的事炒得鋪天蓋地,又讓我措手不及。這只是一個醫生的本職工作。

飛機上嘴吸尿液救人醫生回應10萬元獎金:這只是醫生的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