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被查!一代首富就此落幕:再無「重慶摩幫」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當重慶摩幫大佬尹明善、龍富勇旗下企業雙雙陷入破產重整之時,低調造車的張興海和他的小康股份,卻守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造車摩幫陰雲籠罩

47歲創業、54歲造摩托、65歲再創業一腳踏進汽車行業、72歲問鼎重慶首富、年近八旬才宣布退休。尹明善,這個重慶摩幫的傳奇人物,最終未能安享晚年。

他一手創立的力帆股份(601777.SH),因巨額債務壓身,經營每況愈下,已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他和家人,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今年,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時,尹明善已是滿頭白髮。曾經的民營造車的典範,如今只剩一地雞毛。

尹明善退休之前,慎重挑選接班人,將整個公司交給了職業經理人團隊。樹倒猢猻散,這些人已相繼離開。包含公司副董事長陳衛、總裁馬可、副總裁董旭等。

力帆之前,摩幫造車大軍中,率先倒下的是龍富勇的北汽銀翔。龍也是重慶摩幫中大佬級人物,以敢賭著稱,江湖人稱「龍二爺」。

他一手創立的銀翔集團,以摩托車起家,經過20多年,發展成為集工業製造、產品研發、地產開發等板塊的大型綜合性集團。龍富勇在重慶摩幫中,時常扮演者黑馬的角色。

作為行業後來者,帶領銀翔與力帆、宗申、隆鑫等老品牌,在全國乃至東南亞市場正面搏殺。隨着摩托車行業日薄西山,尹明善和龍富勇帶領公司轉型,又踏進了同一條河——造車。這是一個創造奇蹟的時代。

彼時,中國的乘用車市場如火如荼,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帶來的紅利,讓幾乎所有車企都能活得很滋潤。

2010年,銀翔和北汽達成合作,從西南起步,一舉殺入乘用車領域。4年之後,北汽銀翔獨立品牌幻速推出市場,當年的銷量就達到15萬輛。

幻速的成功,沖昏了龍富勇的頭腦,另一獨立品牌「比速」橫空出世。幾年的激進增長後,中國的乘用車市場結束草莽期,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的競爭,行業加速洗牌。

在這個背景之下,幻速、比速相繼倒下,2018年陷入停產。

新扛旗者

當尹明善、龍富勇一片愁雲慘淡之時,同在重慶的張興海則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狀態。

張興海也是重慶摩幫的一員,不過,他進入該行業比尹明善、龍富勇等行業大佬都要晚。

2002年,他成立新感覺涉足摩托車行業時,行業輝煌時期已然過去。當然,張興海志不在此。

1986年創業之初,張興海主要是為汽車行業做配套,為長安微車生產座椅彈簧,10年之後,拓展到技術含量更高的減震器。直到2003年,一個機會,張興海與東風汽車組建合資公司,生產微車,就此涉足汽車行業,開啟了國企和民企合資造車的先河。

就產品而言,張興海的東風小康系列微車,從未進入過尹明善、龍富勇的視線,也不在主流競爭的行列中。

然而,在微車這個細分市場,張興海一直深耕,悶聲發財。2016年,張興海帶領小康股份(601127.SH)登上了上交所主板。

形成了涵蓋微型商用車、微面、傳統乘用車、新能源物流車、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綜合汽車集團。其中,風光品牌在東風自主乘用車品牌中排名第一;瑞馳新能源物流車排名行業第一;公司微車銷量排名行業第二。

在國內SUV高速增長期,小康股份也按捺不住,踏入其中。2016年,公司推出首款SUV風光580,連續5個月銷量破萬,半年銷售8.67萬輛。

次年,公司SUV銷量繼續高速增長,年銷量達到18.86萬輛。也就是在這一年,小康股份登上自身巔峰,營收規模突破200億元,凈利潤超過7億元。

最近幾天,新能源汽車概念飄紅,本月內,小康股份已連續拉出多個漲停板,短短十多天,公司市值增長近60億元。

一個月前,公司創始人、57歲的張興海辭去董事長職務,將公司的指揮棒交給了31歲的兒子張正萍。 

賽力斯硬剛特斯拉

幾年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成為風口,小康股份亦悄然布局。

2016年初,在美國成立SF MOTORS公司,征戰新能源汽車領域。最近,小康股份正在推行一項27億元的募資計劃,募集資金將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營銷網絡建設中。

張正萍是SF MOTORS的創始人兼CEO,有海外留學背景,從父親手中接過小康股份的指揮棒,成為國內最年輕的汽車集團掌門人。

一代首富就此落幕!中國汽車版圖再無「重慶摩幫」

從傳統汽車到新能源汽車,小康股份既是順應趨勢,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最近幾年,公司SUV銷量已連續下滑,到2019年已降至15.57萬輛,其他車型銷量亦連年下滑,到2019年為16.97萬輛。2018年和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兩連降,歸母凈利潤更是慘降至不足億元,扣非凈利潤已連續兩年大幅虧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7.25億元。

導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降低的最重要原因,正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大幅投入。斑馬消費注意到,2018年和2019年,僅SF MOTORS一家子公司累計虧損就超過9億元。今年前9個月,智能電動車板塊,給公司帶來的虧損是5.38 億元。

今年7月,賽力斯第一款新能源轎跑 SUV SF5(增程式)終於量產上市,正在逐步交付,24.9萬起的售價,中高端的市場定位,開始了與理想、蔚來、小鵬乃至特斯拉的正面競爭。

作為一家傳統車企轉型做新能源汽車,賽力斯有其固有的優勢,技術和產能上已完成儲備。

據了解,最近三年,小康股份已在賽力斯身上投入100億元,在重慶建成並投產了兩江智能工廠,完成了賽力斯品牌第一個純電動整車平台的開發,賽力斯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純電和增程兩種驅動技術和產品車企。

明顯的短板是,賽力斯的品牌有幾個人知道?營銷網絡不足,在哪裡可以買到?數十萬的新能源汽車和三五萬的微車,市場的打法完全不同,小康股份能適應嗎?公司表示,2021年會是賽力斯爆發的年份。果真會如此嗎?

一代首富就此落幕!中國汽車版圖再無「重慶摩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