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流程
從需求評審開始到發佈上線的流程。
1、需求評審 – 產品經理講解新的需求,開發和測試等相關人員參與評審。主要看需求是否完整,也可以提出各自的見解,例如需求是否合理,有沒有更好的方案等等。如果需求存在大的漏洞,可以不通過,需要產品再次補充需求後再次評審。
2、任務拆分和評估 – 把整個大的需求拆分成story,基於story進行評估。開發和測試主要評估完成需要的時間,測試負責人和開發負責人各自評估本投入的資源情況,如果不夠或者多餘的話進行重新協調和分配。
3、測試方案和用例設計 – 設計測試方案和測試用例。測試用例建議對該模塊熟悉的人來進行編寫,並且測試用例設計方法進行統一。統一的好處是便於管理,壞處是可能缺少多樣化和進步。對團隊來講的話好處多於壞處,統一後後續別人維護的時候更方便,思路和方法一致,不會出現看半天都不知道怎麼設計的情況。
4、測試方案和用例評審 – 方案和用例編寫完成後需要同行評審,主要是相關模塊的測試人員和測試主管,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要求開發和需求經理進行參與。多個部門的參與需要公司組基結構或者上層領導的支持。視情況而行,但是最好的情況下有開發和需求經理參與,可以保證對需求的理解一致,減少到測試節點才發現大家理解各異。
5、冒煙測試 – 開發提測後先進行冒煙測試,如果冒煙不通過直接重新打開,解決後再次提測。為了避免重複reopen,可以提供冒煙測試用例給開發,執行通過後在提測,可以減少無效的執行次數。
6、系統測試 – 進行系統測試。
7、測試報告 – 測試完成後出測試報告。
8、預發佈環境驗證 – 出測試報告後需要發佈到預發佈環境進行驗證。原因是,測試環境驗證通過後直接給項目進行升級或者新部署的時候發現升級失敗或者部署失敗的例子,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都需要在預發佈環境進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