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最近在吃完諾獎和搞笑諾獎的瓜之後,就又有一個彙集了不少科學大咖的科學大會,成功地吸引了鯽魚的眼球。它便是今年的 「 騰訊科學WE大會 」。

雖然有 「 騰訊 」 二字,但這會其實和生意、充值變強並沒多大的關係。

因為他們聊的是純粹的科學和未來,並藉此向大家傳達科技向善的理念。

道理我都懂,但看到大會上腦機接口、長生不老、外星生命等等的課題時,鯽魚還是驚出了一身的冷汗,這確定不是科幻小說同好交流會嗎?

而今天,我們就決定好好地蹭一蹭頂尖科學家們的熱度,給大家簡單盤一盤這場大佬雲集的大會。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首先,經過細緻地觀察,鯽魚發現每年的騰訊科學 WE 大會都有一個高逼格的主題來概括大會的內容。

例如前年的主題是 「 雅努斯之門 」、去年的是 「 小宇宙 」。

而今年的大會主題也依舊是內味兒,那便是:藍點。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 藍點 」 這個詞來自於旅行者 1 號曾拍攝的一張知名照片 「 暗淡藍點 」,相信有不少差友都見過。今年正好是這張世界名照拍攝的 30 周年。

地球在宇宙中雖小,但卻發著象徵著希望的藍光( 當然,是反射太陽的光 )。別說,這主題還真有點宇宙浪漫主義的味道。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有趣的是,大會上的頂尖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也同樣在散發著理性的浪漫。

例如玩過《群星》的差友們肯定聽過 「 血肉苦弱,機械飛升 」 這個梗。

在今年的 WE 大會上,來自杜克大學的教授米格爾 · 尼科萊利斯就在研究相關的課題——腦機接口。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當然啦,目前的科技暫時還做不到科幻作品中意識上傳的地步。

但儘管如此,下面的這個畫面,還是讓鯽魚抖了三抖,他們把猴子大腦發出的電信號,轉化成了數字指令。

於是乎,圖片中的這隻猴子靠着自己的意念,當起了司機開起了車。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這項技術也被廣泛地應用到了醫療領域。

例如相同的原理下,這位病人6年來第一次有了走路的機會。

米格爾老爺子自己也說:為了這一天,我等了38年,因為親眼見證了這一切,我的每一秒付出都是值得的。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拋開那些控制人類意識、或者是天網之類的科幻猜想不談,這項技術能運用在醫療領域,可以算是科技向善的不錯體現了吧。

那麼問題來了,以後會不會出現能夠用意念流暢寫文章的裝置呢?那樣子鯽魚應該就不會拖稿了吧。

除了腦機接口之外,長生不老也是大夥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而在 WE 大會上,就有一位來自斯坦福大學的教授,用自己頗高的知識水平談了談他對長壽的研究。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中內啟光教授覺得,不少的病人都是死於器官的病變和衰竭。

如果我們可以批量的生產器官,壞了就像換零件一樣換上新的,那該有多好啊。

在活生生的人上培養器官肯定是行不通的,於是乎中內啟光教授就把目光移到了動物上。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雖然他的研究被不少的人質疑,甚至是會面臨一些倫理問題。

但他還是堅持:如果研究取得成功的話,就可以挽救許多患者的生命,並大大降低醫療費用。

他也有幸在去年的7月,被批准進行含人類細胞的動物胚胎實驗。

但有一說一,器官之類的鯽魚暫時沒有需求,我只想知道,植髮的費用會不會大大降低呢?( 幫同事問的 )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大會上最吸引鯽魚的,就要數外星人這個話題了。

來自卡迪夫大學的教授簡 · 格里弗斯,便在大會上和大家分享了她關於金星上 「 生命跡象 」 的研究。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可以肯定的是,她並沒有活生生地抓到了個外星人,畢竟那麼大的新聞,肯定要取代美國大選成為熱搜。

簡單地說,他們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氣體。這種氣體可不多見,很大程度上和生命會有些關係。

但金星的表面條件相當惡劣,生命很難生存。如今科學家們最大的疑問就是,金星的大氣層中會不會有生命的存在。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在更多的探測器發射之後,這謎底應該就會被揭開。格里弗斯也說:這將是未來幾年激動人心的挑戰。

而鯽魚在這兒很想為火星打個抱不平,之前一直都宣傳是火星有生命,現在突然反轉成金星。

火星現在的心情和川普應該差不多吧。

除了前面介紹的這幾位科學家之外,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斯坦福大學教授鮑哲南、諾貝爾獎得主史蒂文 · 溫伯格在內的等等大拿們,也都在大會上分享了不少前沿的科學研究。

而在看完大會之後,鯽魚也從那些看似天馬行空的課題當中,明白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科學其實並不是冷冰冰的公式,它可以放大人性之善,理性和浪漫並不矛盾。

而且說起來大夥們可能不信,馬化騰馬總自己就是個科學迷,並親自蹲守這場直播。

據說小馬哥小時候希望爸媽能給他買台專業的天文望遠鏡,但因為700塊錢的價格是他父親四個月工資,就被無情地拒絕。

那時的他沒法把這件事發QQ空間或者是朋友圈吐槽,於是就在日記里寫:「 父母扼殺了一位天文學家的夢想 」。

最後偷看了孩子日記的爸媽,還是咬着牙給小馬哥買了。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當然啦,最後和那些無數口口聲聲說著以後要當科學家的孩子一樣,小馬哥也並沒有成為天文學家。

但無法否認的是,他也和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一樣,心中埋藏着對科學的好奇和熱愛並沒消散。( 小馬哥朋友圈為證! )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

而騰訊科學WE大會所做的,也正是在點燃大夥們對科學的激情,讓我們先看到未來的模樣。

就像霍金教授曾在WE大會上所說的一樣,「 如果人類想要延續下個百年,我們就必須大膽前行,涉及無前人涉及之處。」

那群探索者們,就像太陽一樣照亮未來的路,而藍點雖然暗淡,但卻是發著光的。

人獸雜交器官移植?這些研究有些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