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最重要的一扇窗!來看華為下了怎樣一盤棋
上周五,華為「躍見非凡」年度新品發佈會如約而至。
整場發佈會的亮點,自然是擁有強大硬件配置和各項軟實力升級的華為Mate40系列旗艦手機,配合全場景戰略中的多設備發佈,使用戶向著全場景智慧生活再邁進了一步。
2020年是華為開啟了自我變革的一年,於時代背景和階段性困難之下,華為開始更為主動地拓展全新的發展方向。
「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是去創造未來」,這句話也被用在了這次新品發佈會上。在長達2個半小時的發佈會過程中,關於Mate40系列的介紹佔據了一半時長,而全場景下的其他設備和體驗與其平分秋色,同樣佔據了相當的時長。
從這一系列動作中能夠看到,華為的「1+8+N」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正在快速實現。
推動數字化融合,分佈式技術成為關鍵詞
從發佈會我們可以看到,系統升級帶來的多屏協同更新,以手錶為核心的運動健康解決方案,手機+車載智慧屏帶來的智慧出行新體驗,被稱為「分佈式智慧眼」的智能攝像頭……
「1+8+N」戰略之下,各設備之間的能力相互促進、融合,為大家帶來更智慧的創新體驗,其中所隱含的重要關鍵詞,就是分佈式技術。
「Mate40系列這代產品,從EMUI11角度來說,我認為是變化最大的一款產品,特別是把鴻蒙OS的很多分佈式技術放進來了。」一如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在會後採訪中提到的。
「大家可以跟PC、Pad、手錶、手環、電視等產品去互聯體驗,邁出從手機走向多設備的第一步。我相信這一步邁出去之後,後續會越來越快,這種體驗上來之後就無法拒絕它。」
回顧以往操作系統為特定硬件品類所服務的歷史,Windows適配電腦,iOS和Android適配的是智能手機,用專門的系統去適配硬件確實獲得了很好的體驗,但卻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跨設備的兼容性差。
近年來,各家廠商都在跨設備協同上做文章,但系統交互卻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因為硬件生態的碎片化,我們不能指望為每款單一設備設計新系統。
由此可以明確的是,未來是萬物互聯的時代,小到一盞檯燈都可能是其中的一份子,構建萬物互聯必須要從系統底層解決。
這就不得不提到分佈式技術。分佈式技術的軟總線能力,可將孤立的硬件設備串聯在一起,在它眼中看到的是硬件、是不同的模組,而系統會把硬件的模組抽象成軟件底層的驅動。
分佈式數據管理可以讓跨設備數據處理如同本地一樣快捷,數據不僅可以在各個設備間流通,而且當你在電腦上編輯文件時,它能自動同步到和它連接的設備上。
分佈式安全則能確保正確的人、用正確的設備、正確地使用數據。
正是這三項分佈式技術的核心能力,為萬物互聯背景下的數字化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撐。
加緊三方合作,打通設備間、應用間壁壘
在更早的9月HDC上,華為宣布未來將為更多三方設備廠商賦能,並展示了與美的、九陽等廠商合作的生態案例。
在這次發佈會中,華為則為大家帶來了與大疆合作推出的OM4防抖雲台,與新秀麗合作推出的手機NFC解鎖智能商務旅行箱。
從這些合作中可以看出,華為正加緊與第三方硬件設備廠商合作,為N設備合作夥伴釋放更多發展空間。強大而可靠的生態把華為以及合作夥伴聚集一堂,進而實現全場景萬物互聯。
華為WatchGT2 Pro與三方應用所構建的腕上智慧生活,讓我們看到了華為在應用層面的戰略布局。
華為Watch GT2 Pro的出現,將智能手錶的功能邊界進一步擴展,與華為手機高度協同,實現了更加強大的信息交互能力。
Mate40系列發佈會現場展示了百度地圖、滴滴出行、掌上高鐵三款基於手錶開發的應用體驗,讓用戶直觀感受應用是如何在設備之間「可分可合可流轉」的。
以百度地圖為例,當用戶使用百度地圖導航時,基於分佈式技術加持下的協同能力,無論是步行還是騎行,都可以將導航信息流轉到手錶端同步顯示,遇到轉彎的時候還會有振感提示,帶來更便捷的導航體驗。
針對目前高頻剛需的網約車場景,用戶使用滴滴出行應用時,可通過手機下單,的士動態、行程費用等信息將實時推送到手錶端。
在漫長的高峰期叫車等待過程中,用戶不需要頻繁查看手機,也能讓的士動態等關鍵信息抬腕即得。
同樣,在出差、旅行等出行場景中,用戶使用掌上高鐵應用,可將票務信息、出行提醒通過手錶直接顯示。讓手錶成為腕上出行助手。
目前,華為只展示了與部分應用的合作案例,未來還將有更多智能應用持續上架,構建成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
在分佈式技術的有力支撐下,華為將三方設備廠商、應用合作夥伴緊密聯繫在一起,通過技術手段與生態發展雙管齊下,彙集多方能力,打破設備之間、應用之間的壁壘。
隨着分佈式技術的更廣泛應用,未來不僅是智能手錶,所有基於華為分佈式技術打造的智能設備都將流暢互聯,協同如一,從而真正構建一個互聯互通的全場景生態。
寫在最後
「如果說我們真的萬物互聯,快速的出現更多的設備智慧化以後,如果不走系統級互聯這條路,我相信沒法去應對那麼多的連接,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有這麼大的工作量來解決」。
王成錄在採訪中表示,「IoT談了這麼多年,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仍然把每一個設備當成一個孤立的設備來看,這種IoT是沒有發展的。」
分佈式技術將設備的硬件能力拆散,當用戶需要調用某個功能時,可以隨時從「硬件庫」里抽取出來,跨設備協同來擴展設備的邊界,最終提高生產力效率。
從目前來看,這種分佈式能力,是面向單個終端設備的Android或iOS系統所不具備的。
機遇和挑戰總是並存的,在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分佈式技術迎合了時代的風口。
面對當前複雜的市場環境,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表示,華為現在處在非常艱難的時刻,但不管處境多麼艱難,華為都承諾會持續展開技術創新,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沒有人可以熄滅漫天星火,面向萬物互聯,華為希望能夠與合作夥伴一起,共贏移動終端產業的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