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集中度走高 電視行業挑戰與機遇並存
近日,奧維雲網(AVC)發佈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彩電行業發展總結》(以下簡稱「總結」)。
《總結》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彩電市場銷量990萬台,同比下降6.4%,銷額261億元,同比下降7.4%。
因疫情影響整體承壓不減,2020年彩電市場展現出了更多變化。這不僅更加考驗彩電企業的經營與調整能力,也是眾多彩電品牌在市場端將會面對的長期問題。
今年電視機領域,在經歷了上半年疫情的衝擊之後,面板漲價成為了下半年以來對行業影響最大的因素。
據了解,面板價格上漲,全球電視供需將進入一段較長時間的緊張期。
面板價格第二季度開始進入持續上漲期,全球主要電視面板尺寸截至9月份漲幅已經超過30%,對面板廠而言,熬過超長的虧損期,有望在第三季度止虧轉盈。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2020年前三季度彩電行業喜憂參半,未來仍將各方壓力下前行。
受生產成本等因素影響,使得彩電企業在備貨上的積極性下降,並通過精簡產品的方式提升整體效率。
頭部彩電企業自6月後庫存便維持在較低水位,顯示出對即將到來的雙11及整個四季度後勁不足,具體表現在第三季度彩電線上及線下市場新品上市數量較去年同期則分別減少了117款和42款,同比大幅下滑37.9和19.4個百分點。
基於此,奧維雲網預計今年雙11彩電線上市場銷量380萬台,同比下降4.9%,銷額81億元,同比下降3.8%。
而隨着年內最大促銷節點貢獻的降低,2020年全年彩電市場亦難擺脫低迷局勢,預計全年銷量4534萬台,銷額116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7.4%和14.9%。
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今年十一大促期間彩電市場均價不降反升,其中線上市場均價達2508元,同比大幅增長23.0%,線下市場均價4613元,同比增長7.6%。
而環比來看,自8月以來彩電線上及線下市場均價便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十一大促線上均價較618高出540元。
比如小米於8月底透露將對小米電視旗下43吋至63吋6款電視零售價分別上調100-300元;而海信和TCL主銷機型在9月亦開始漲價。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彩電市場不佳情況或將貫穿全年,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企業應該儘快調整戰略,適應市場變化。
對上游關鍵材料和零部件,進行適當囤積,從容應對市場,同時積極推出優惠政策,消除大量庫存狀態,緩解壓力。
面對新冠疫情和面板漲價兩波衝擊,大品牌廠的承受能力更好,應對手段更為豐富,而中小品牌則面臨更為嚴峻的生存壓力。受此影響,彩電全渠道品牌集中度再度走高,細分市場競爭火熱。
品牌進行大規模替換,尤其是在大屏市場變化明顯。
目前,全球經濟市場因疫情、國際經濟、政治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想要快速復蘇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
而彩電行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電視機品牌面臨著面板價格上漲,電視庫存低、市場疲軟等問題,品牌集中化明顯,行業也將進入新一輪洗牌期。
面板價格的上漲,最直接的結果是導致彩電成本整體上升。一面是面板企業的庫存在急劇減少,一面是彩電庫存的不斷增多,彩電產業鏈的上下游廠商正處在不同的境況之中。
即將來臨的雙十一大促,預熱期間出現了彩電市場均價大幅上升現象。雙11大促期間,彩電價格不降反升,將會影響彩電產品的最終銷量。
國內方面,除了疫情等外部因素影響,市場需求疲軟,售價上漲等,也導致彩電企業普遍縮減了產品線,減少部分系列的彩電產品;隨着彩電行業低潮的來臨,該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的洗牌期。
國外方面,北美等地區由於疫情控制不利,用戶閑賦在家時間增長,電視需求量大增。
據了解,2020年1-8月海外出貨總量達105.9百萬台,同比增長3.7%。其中TCL、海信、長虹和康佳等品牌海外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
以TCL為例,在TCL近日發佈的電子年中報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TCL電視銷量逆勢增長31.6%達581萬台。
Omdia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TCL電子旗下的全球品牌電視銷量市佔率由去年同期的9.4%同比提升至12.7%,位居全球第二。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彩電市場表現為「外熱內冷」。海外市場火熱,北美首度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彩電市場。
當前我國彩電品牌大多承壓前行,但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未來,隨着全球疫情逐漸被控制,被抑制的消費力將被釋放,消費需求和家電產品價格都有望回升。
包括彩電品牌在內的全球企業,熬過最難熬的時光後,歲月會給你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