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充電慢電池小价格貴 果粉為什麼還愛着它
- 2020 年 10 月 13 日
- 資訊
- iPhone, iPhone 12, iPhone 12 Pro
雖然此前iPhone 12一直跳票,不過該來的總會來到。
蘋果官網目前已經正式發出公告,將於北京時間10月14日凌晨1點舉辦線上特別活動。
不出意外,大家期待已久的iPhone 12系列將正式發佈。
對於蘋果,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還是「貴」,哪怕iPhone 11拼多多價格已經一路殺到四千出頭。
哪怕小屏旗艦iPhone SE史低跌破三千,哪怕高端安卓旗艦也高至萬八千了,蘋果給人的印象仍舊沒有太大改觀。
事實上,iPhone「貴」不是沒有道理的,幾乎每一代iPhone產品都是高利潤的代名詞,即便一再降價,也保持着巨大的利潤收益。
iPhone的利潤甚至比其他手機品牌加起來還要多,這賺錢能力簡直嚇人,可見行業80%的利潤確實不是吹的。
品牌溢價高,長久積累下來,消費者自然會有所猶豫。
與此同時,用戶還一直飽受電池小、充電慢等問題的困擾,這也是iPhone最受詬病地方之一。
不過縱然如此,無數粉絲依舊會為了一款跳票不斷、姍姍來遲的iPhone 5G新機而望眼欲穿,並甘心為之買單。別的不說,這樣程度的用戶忠誠度試問哪個廠商不會羨慕?
蘋果穩坐釣魚台,靠的還是硬實力
蘋果手機缺點那麼多,為什麼還有人死心塌地鍾情於它?
解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妨來看看國內市場狀態,群雄割據是中國手機市場的常態,這也讓它極具代表性。
中國手機市場體量龐大,且潛力十足,從而孕育出了眾多世界級的手機大廠,正因如此,如果一個非本土的品牌想在中國區混好,起點就堪稱地獄級難度。
事實上,作為外來者,蘋果不但做到了,而且銷量一直很穩定,市場地位穩固,縱然國產手機追趕的步伐不輟,卻依舊難以形成優勢局面。
所以,當我們找到蘋果屹立中國市場不倒的緣由時,就能大體上了解到果粉們非iPhone不選的原因了。
個人認為,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很少有人去關心蘋果是否真得重新定義了手機,大家更關心自己花掉的錢是不是值得,是不是能獲得一個好的體驗。
那麼蘋果的體驗如何,不用過多言語,一句「操作流暢」就足以說明了。
iPhone體驗好源自多個方面,極佳的流暢性就是其中之一。
無論是iOS系統還是高性能的A系處理器,亦或者超高的屏幕採樣率,都帶來了極致流暢體驗,哪怕用了三兩年,依舊如此。
相反,早期的安卓機就偏偏沒有這種優勢,哪怕這些年已經大為改善,卻為時已晚,蘋果有了足夠時間完成來用戶沉澱。
以致於「iPhone用幾年都不卡」的品牌印象被逐代繼承下來後,其他品牌想要打破這種觀念,重新贏得用戶,就需要更多時間、更好產品來經營了。
蘋果A14處理器除此之外,蘋果的品控應該還是值得給個好評的。
相比於良莠不齊的安卓機,絕大部分蘋果機器很少出現硬件或者軟件上的問題。
買iPhone不用擔心它的屏幕顯示效果、揚聲器效果、馬達效果,也不用擔心它的拍照效果和遊戲性能,即便一款iPhone沒有用最好的硬件,卻也是頭等水平,用戶買着省心,用得也安心。
還有什麼是讓果粉對iPhone始終抱有期待的理由呢?
當然還有很多,比如蘋果手機幾乎沒有廣告,不管是瀏覽器也好,亦或者各種應用也罷,基本沒什麼廣告。
相反很多安卓機就「痴迷」於對廣告的插入,邊邊角角總能讓你看到廣告的身影,防不勝防。
此外,還有各種軟件通知、應用權限,蘋果就屏蔽的很好,這得益於iPhone嚴苛的軟件審核機制,不像安卓有N個應用下載渠道,很難保證軟件質量。
可以這麼說,蘋果的基礎體驗一直很優秀,這也是它能留住用戶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蘋果也很少會讓消費者承擔不必要風險,很多人認為蘋果對新技術反應「遲緩」,這其實與蘋果對待新興技術的態度有關。
對新技術始終保持謹慎,幫助消費者規避掉坑風險
新技術的迭起總是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稍有不慎一代產品可能就要被釘在「恥辱柱」上,對於蘋果而言,它承擔不起這樣的風險,更不會冒險讓用戶來為失敗的產品買單。
所以,蘋果對新技術始終保持謹慎態度,以致於給人一種蘋果對「新技術」不感冒的錯覺。
這其實算是蘋果的歷史傳統了,比如在4G時代初期,以HTC為代表安卓手機開始向著4G領域發力,蘋果卻將近差了一年才推出支持4G的iPhone 5。
此後,安卓陣營大起大落,HTC更是光速隕落,但「追趕者」蘋果卻仍置身於巔峰。
如今,在5G領域「行動遲緩」的蘋果依舊保持着對新興技術的審視,在風起雲湧的5G時代,蘋果同樣沒有率先發力,而是繼續保持蟄伏狀態。
總之,過快、過早地搭載新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巨大的危險,是讓用戶幫忙試錯,於人於己都算不得好事,蘋果顯然很清楚這一點。
安卓手機不斷發力,果粉選擇將更多
但凡事「過猶不及」,也許蘋果的對新技術的顧及是好的,但想要贏得市場信任,獲取消費者的理解,單純靠「兩年磨一劍」會很難實現。對新技術保持懷疑態度沒錯,但過分保守或許也將引起更多質疑聲。
事實上,隨着對手不斷變強,果粉們的耐心正在被消耗,洋溢的熱情也一點點褪去,或許會轉投它家,這同樣讓蘋果有了一些緊迫感。
早在19年的秋季發佈會上,就破天荒地把安卓手機拿出來對比,還順便diss了一下華為麒麟980芯片,這在以往的蘋果史上絕對是不多見的。可見,蘋果同樣感受到了威脅。
但問題在於,iPhone能拿得出手的創新技術越來越少,況且安卓機的進步太快。
放在五年前,我們說蘋果比安卓好,估計很少會有反對的聲音。
但今天重拾話題,就會發現當初的問題漸成爭論焦點,「安卓旗艦並不比蘋果遜色」也正在成為一種共識。
所以,姍姍來遲的iPhone 12就顯得尤為關鍵,這可能是史上壓力最大的一屆iPhone,畢竟對手沒有一個實力弱的。
更何況還有一個華為Mate 40系列在一旁虎視眈眈,iPhone 12表現好罷了,勢必會再次樹立起蘋果的「舉世無敵」的大旗。
可一旦市場表現遜色於預期,果粉或許也將不再堅持「蘋果唯一」。
最後有話說:
總的來看,果粉對iPhone 12抱有期待嗎?的確是有,但已經沒有過去那麼強烈。隨着安卓陣營的不斷增強,消費者的選擇也在一點點增多。
目前的事實是,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對蘋果抱有喬布斯時代的期望和情感,用戶包括果粉在內也已經變得越來越理性。
這也促使蘋果和安卓來到了一個相對對等的市場環境中,蘋果無法只靠品牌取勝,想要維繫用戶甚至拿下更多消費者,還需要更硬的產品和服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