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交換機STP實驗(生成樹協議)

目錄

一、前言:生成樹協議(STP)

二、CISCO交換機STP命令匯總

三、運用STP搭建簡單拓撲

四、實戰:STP綜合實驗

五、結語


 一、前言:生成樹協議(STP)

計算機網絡中,我們為了減少網絡故障導致無法正常通信的問題,通常會增加冗餘設備作為備用,形成冗餘拓撲。但是也增加了冗餘鏈路,這樣卻會引起交換環路,造成通信消息循環發送。交換環路會帶來三個問題:廣播風暴、同一幀的多個拷貝、交換機 CAM 表不穩定

所以,STP(生成樹協議,Spanning Tree Protocol)就是解決冗餘拓撲出現的問題。STP 基本思路是阻斷一些交換機接口,構建一棵沒有環路的轉發樹,讓具有冗餘結構的網絡在故障時自動調整網絡的數據轉發路徑。STP 利用 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和其他交換機進行通信,從而確定哪個交換機該阻斷哪個接口。

為了在網絡中形成一個沒有環路的拓撲,網絡中的交換機要進行以下三個步驟,BPDU 中的幾個關鍵字段:選舉根橋、選取根口、選取指定口。這些步驟中,作為根橋的交換機取決於以下因素(按順序進行):
(1) 最低的根橋 ID;
(2) 最低的根路徑代價;
(3) 最低發送者橋 ID;
(4) 最低發送者端口 ID。 


現在了解基本的STP知識之後,下面將開始通過實驗感受STP的實際應用場景。

軟件平台:Cisco  Packet Tracer

綜合實踐題目:STP.pka已經上傳到CSDN,可下載實踐練習。

二、CISCO交換機STP命令匯總

命令 作用
show spanning-tree  查看 STP 樹信息
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   配置 VLAN1 的橋優先級
spanning-tree portfast   配置接口為 portfast,當有設備接入時立即進入轉髮狀態
spanning-tree uplinkfast   配置 uplinkfast 特性
spanning-tree backbonefast  配置 backbonefast 特性
spanning-tree mode rapid-pvst   把 STP 的運行模式設為 RSTP+PVST
spanning-tree link-type point-to-point 把接口的鏈路類型改為點對點
spanning-tree mode mst   把生成樹的模式改為 MST
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進入 MST 的配置模式
name TEST-MST   命名 MST 的名字
revision 1   配置 MST 的 revision 號
instance 1 vlan 1-2   把 VLAN 1 和 VLAN 2 的生成樹映射到實例 1
spanning-tree guard root   在接口上配置 root guard 特性
spanning-tree bpduguard enable   在接口上配置 bpduguard 特性

第一條命令在特權模式(enable)下執行,其他都是在配置模式(configure terminal)下。

這次實驗只涉及到第1、2條命令,為基礎運用。

show spanning-tree

如下,可以看到交換機生成樹具體信息,分為兩部分:根ID 和 橋ID.

Priority:優先級(參數範圍:<0-61440>)

Address:交換機的Mac地址

Hello Time:發送消息時間間隔

 

三、運用STP搭建簡單拓撲

下面是一個最簡單的冗餘拓撲,可以看到,箭頭所指位置是不通的,這就是生成樹協議的作用,它阻塞了一條鏈路,避免形成交換環路。

現在我們看一下Switch0的STP情況:

Switch1的STP情況:

Switch0的f0/2接口阻塞,Switch0不是作為根橋。未進行配置默認情況下,結果如圖所示。

那麼,現在要將S0設置為根橋了,手動進行配置。操作就是將Priority設置為4096,前面提到BPDU決定根橋的因素之一。

命令:
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

 

將S0優先級設置之後,根橋變為S0,這時以S0向網絡發送數據包。

四、實戰:STP綜合實驗

綜合實踐題目:STP.pka已經上傳到CSDN,可下載實踐練習。

 

這道題目上來就是IP地址分配,也許這是一個難點,而生成樹協議我們前面看到的只需一行配置搞定,相對簡單。

題目只給出IP地址空間為:10.1.1.0/24  ,這是關鍵突破口!

 VLAN名稱、vlan號和所需主機IP地址對應如下:

VLAN號 名稱 所需IP地址數
vlan 5 Management&Native 10
vlan 15 Production 100
vlan 25 Staff 50
vlan 35 Guest 20

給定地址空間10.1.1.0/24,根據IP地址數量,從多到少進行分配。

IP地址數 主機位數 可用IP地址數 分配網段(子網掩碼)
100 7位 126 10.1.1.128/25
50 6位 62 10.1.1.192/26
20 5位 30 10.1.1.224/27
10 4位 14 10.1.1.240/28

問題來了,雖然得到了VLAN的網段,滿足IP地址數量要求,但是題目完全沒給出具體IP配置說明!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終於找到完全正確的地址分配,為每個設備配置IP、默認網關、子網掩碼。具體配置就是,默認網關為取各自網段的可用IP第一個,PC、交換機Vlan的IP地址取可用IP地址的第二個。

如果理解還是不清楚,直接用下面我配置好的各設備地址表。

現在解決了題目關鍵部分,後續就簡單了,直接按任務配置就可以。

其中,遇到一個任務:配置Vlan的默認網關,之前沒配置過,所以學習了一條配置命令。

交換機配置默認網關命令:
ip default-gateway 10.1.1.255

完成任務過程,可以邊查看進度情況,這是Cisco實驗練習題目的一個優點,可以實時檢查完成進度。完成率應該為 100%。若不是,則單擊 Check Results(檢查結果),了解哪些必需的組件尚未完成。

五、結語

STP(生成樹協議,Spanning Tree Protocol)就是解決冗餘拓撲出現的問題。STP 基本思路是阻斷一些交換機接口,構建一棵沒有環路的轉發樹,讓具有冗餘結構的網絡在故障時自動調整網絡的數據轉發路徑。本篇記錄學習計算機網絡重點知識:生成樹協議(STP),詳細步驟將從認識到實踐,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 完成STP綜合練習。同時,也更實際地學習IP地址分配,加深對IP地址的理解和應用。


我的博客園://www.cnblogs.com/chenzhenhong/p/13776360.html

我的CSDN博客://blog.csdn.net/Charzous/article/details/108926031

 

版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blog.csdn.net/Charzous/article/details/10892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