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Teradata雲銷售總監:上雲不是唯一策略,但是目前最好的策略

  • 2019 年 11 月 6 日
  • 筆記

大數據文摘出品

作者:易琬玉

都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而我們在儲存數據時卻通常不會備份。

其實就算將信息多處備份,寫下來的紙張可能會被焚毀,電腦可能會被黑,DVD可能會無法讀取。威脅無處不在,從簡單的一盆水到複雜的網絡攻擊,都有可能讓我們的記錄化為烏有。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數字化檔案估計將達到44萬億Gb,數字化海嘯馬上就要席捲而來。

浪潮之下,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海量信息?

2019年10月21日,銀泰商業送走了最後一台服務器,從此銀泰百貨實現了100%的「雲化」。雖然雲儲存已經不是新鮮詞,但是大部分的雲儲存還只是用於備份。

上雲真的有必要嗎?有哪些需要考慮的問題?在Teradata全球用戶大會上,大數據文摘就雲儲存對Teradata數據云銷售總監Brain Wood進行了專訪。和「雲」的發展類似,在四年半前Brain剛剛開始為Teradata工作時,「雲」只是公司業務很小的一部分,而現在基本上是一切業務的核心並影響着公司的投資與決策。

Teradata雲銷售總監Brain Wood

五年之後,雲儲存或將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選擇

之前文摘菌有報道過關於寡肽儲存的研究,除了傳統的儲存方式,在生物和化學領域也有新的研究突破。誠然,雲儲存並不是唯一的選擇,但它是目前為止最熱最流行的選擇。在與Brain Wood 的對話中,Brain表示雲儲存會是未來的選擇,尤其是在涉及大量數據以及存儲安全的時候。作為銷售總監,在Brain與眾多客戶的交談中,「雲」也是被談論得最多的選擇。

大部分的企業需要的是靈活的數據儲存,可以隨時刪改增補、靈活調用。因為成本低廉、便於管理、可拓展性高,傳統的實體儲存依舊是現今佔主要地位的儲存方式。而據Brain期望,五年之後,雲儲存將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選擇。「這種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種儲存方式佔比的轉變」,也就是說雲儲存和傳統儲存並不相悖,但是雲儲存的比例將會增加。尤其是在涉及到大量數據的儲存上面,雲依舊是最有優勢的選擇。

價格是如今企業上雲時考慮得最多的東西

雲儲存的安全性曾經是很多企業最擔心的事情,擔心數據被委託公司濫用、擔心分佈式的雲儲存給了黑客更多的可趁之機、擔心系統奔潰……以往技術發展有限,安全性能通常低於客戶期望。而今技術發展之後雲儲存遠比想像安全,數據被搬上雲端以及維護的過程可以透明地呈現在客戶眼中,雲服務公司也可以只通過客戶允許的有限接入完成數據的雲儲存和管理維護。所以,現在客戶們關心得最多的方面反而是價格。

在Brain與客戶的接觸中,他總結道,「很多時候,企業對於上雲並沒有那麼熟悉,甚至無法真正回答出來上雲的理由。在大多數企業家的眼裡,上雲就是給數據搬個家,然後節省儲存的成本。有些時候這種想法是正確的,但是只是針對特定類型的工作量而言」。對於工作量起伏變化比較大的公司來說,雲儲存可以節省支出,但是對於工作量變化不大且需要對數據進行長期穩定維護的企業,雲儲存意味着一筆更大的支出。

「所以,我們不是要說服客戶選擇雲儲存,而是教會他們怎樣更好地選擇數據儲存方式。」Brain並不認為所有企業都需要將數據儲存在雲端,也不認為實現100%的雲儲存是必要選擇。對於企業來說,真正應該思考的是「怎樣的儲存方式會更加適合企業發展」,而這種儲存方式未必是單一形態。有的公司需要的是低延遲,有的則需要優先考慮成本,Teradata的「雲」銷售總監Brain認為,「我們應該為企業提供最合理有效的數據儲存策略,而不只是單一的雲儲存。同時,也需要讓用戶對雲儲存擁有合理期待,畢竟雲儲存並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也不是數據問題唯一的解決途徑。」

Teradata首席營銷官Martyn Etherington談「以消費為基礎的價格策略」

雲儲存的成本是企業考量最多的因素,這也是使得小公司對上雲望而卻步的原因。因為企業家的這層心理,許多數據云服務公司以低廉價格博取眼球、吸引客戶。而Teradata的做法是「Pay as you go」——你只需要為你想要的服務買單。例如,只需要季節性地或者小部分地使用雲儲存服務的企業可以個性化地定製雲儲存計劃。這樣預算有限的企業不用冒着買到價低質廉的雲服務的危險,而是將錢花在刀刃上,只為自己想要的服務買單。

就像用水和電一樣使用雲計算

「就像用水和電一樣使用雲計算」,這是一句雲計算的宣傳語。我們真的需要像建設水力、電力系統等基礎設施一樣建設雲計算系統嗎?

Brain認為未來雲儲存會成為像水和電一樣重要的基礎系統,就像現在的wifi一樣,人人都能享受到它的便利,但是「雲」不會成為完全免費的服務。「或許會有供應商通過廣告收入來提供免費的服務,但是如果需要更齊全的功能或者更值得信賴的儲存的服務,客戶們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畢竟雲儲存的維護並不便宜」。

Scott Brown,Teradata 首席營收官(CRO)在演講

未來雲儲存會越來越普及,人們的要求和期待也會不斷上升。對於想要投身其間的大學生們,Brain建議「多從客戶而非雲儲存的角度出發」。很多的技術人員會傾向於勸服消費者選擇雲儲存服務,但是「我們應該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做一個值得信賴的參考人員,為企業選擇最有效、最划算的數據儲存方案」。

「講一個好聽的故事容易,但是保持持續的價值輸出很難」,Brain認為,雲儲存是未來最有可能的信息儲存形態,但是我們也要管理好自身的期待。

雲儲存並不是不會碎的籃子,只有弄清楚我們為什麼要上雲、我們需要怎樣的數據管理方案,才能讓「雲」更好地服務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