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之再初識二
- 2020 年 9 月 27 日
- 筆記
本篇博客將繼續介紹Java基礎知識
1.Java包含哪些數據類型
2.Java基本數據類型轉換包含哪兩類
3.為什麼需要包裝類
4.int與integer有什麼區別,它們之間如何相互轉化的
5.邏輯運算符&和&&的區別是什麼?邏輯運算符&與位運算符的區別是什麼
6.Java語言中可以採用什麼語句跳出多層循環
問題1:
Java中的數據類型可劃分為基本數據類型和複合數據類型
基本數據類型包括:
- 整數類型:byte, short, int, long
- 浮點類型:float, double
- 字符類型:char
- 布爾類型:boolean
複合數據類型包括:
- class(類)
- interface(接口)
- 數組
問題2:
自動類型轉換規則和強制類型轉換規則
自動類型轉換規則:
強制類型轉換:
高級數據要轉換為低級數據,需要用到強制類型轉換,例如:
int i;
byte b=(byte) i;
上述語句把int型變量i強制轉換為byte型
問題3:
Java是純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如果不使用包裝類,初始化對象後會有一個默認值,
在對實體對象更新中,會影響到更新的結果。
問題4:
int是基本數據類型,integer是int的包裝類
int轉換為integer:
int a=1; Integer var=new Integer(a);
integer轉換為int
Integer i = new Integer(10); int k = i.intValue();
問題5:
’&’在執行操作時,運算符左右兩邊的表達式首先被執行,再對結果進行與運算。
’&&’在執行操作時,如果從左邊的表達式中得到操作數能確定運算結果,則不再對右邊的表達式進行運算。
舉例:
int a=10; boolean b=false; if((b==true)&&(a+=10)==20)
執行if語句後,a的值為10
int a=10; 2 boolean b=false; 3 if((b==true)&(a+=10)==20)
執行if語句後,a的值為20
問題6:
1.break語句
- break;
- break lab;
其中:break是關鍵字,lab是用戶定義的標號
for(int i=0;i<100;i++){ for(int j=0;j<100;j++){ ... ... if(...){break;} } }
break語句只能跳出裡層循環,不能跳出外層循環
p: for(int i=0;i<100;i++){ for(int j=0;j<100;j++){ ... ... if(...) {break p;} } }
break p;語句可以跳出指定循環語句
2.continue語句
continue語句只能用於循環結構中,其作用是使循環短路
3.返回語句return
return語句從當前方法中退出,返回到調用該方法的語句處
剛剛入駐博客園的小白,能力有限,如有錯誤,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