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最近,一款充滿爭議的國產遊戲上線了。

它叫《 原神 》,米哈游出品。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怎麼說呢,這款遊戲目前在各大互聯網平台上屬於熱度奇高,但用戶口碑卻很差的狀態。

遊民星空的排行榜上,熱度分數是第二的GTA5兩倍還多,眾評卻只有3.9分。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在知乎上,《原神》的推薦度也只有34% 。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差評君作為大部分遊戲時間都花在主機和 PC 上的「老年玩家 」,我玩了2個小時後,說服了自己不是《原神》的目標用戶,擱置一旁了。

我身邊有玩了5分鐘怒刪遊戲,隨後在朋友圈怒噴的;

也有玩得津津有味,深陷其中,甚至給遊戲充錢了的。

不論各個群體是怎麼玩的,《原神》公測以後確實備受關注,同時評分很低是事實,這樣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讓我們把目光放回一年多以前, 2019年E3 。

在這場世界級的遊戲展上,米哈游把《原神》的預告帶到了全世界玩家的面前。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說句實話,這個預告其實做得還行。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但它乍一眼看去,長得實在是太像任天堂在NS時代的傳奇作品, 2017年年度遊戲《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了。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國內的玩家社區則直接被點着了: 「 國產遊戲抄襲外國大作,丟人丟到全世界去了。 」

緊接着,《原神》在當時的主機玩家圈子裡成為了國產遊戲之恥,接下來 「 抄襲塞爾達 」 幾乎成為了《原神》在中文玩家社群里摘不掉的帽子。

還記得 2019 年的 Chinajoy ,當《原神》放出登錄 PS4 的消息,在索尼Playstation展台亮相時,有位暴躁老哥親手砸了自己的PS4 。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接着,在 E3 和 Chinajoy 之後,《原神》又亮相了東京電玩展TGS ,來年的索尼在線遊戲發佈會等各種活動,甚至還放出了登錄 NS 的消息,合著任天堂都不介意家裡來了個 「 抄襲作品 」 ?

不少人都看急了,恨得牙痒痒。。。

國內玩家社區看待《 原神 》愈發暴躁,大家都帶着 「 清理門戶 」 「 割席而坐 」 「 劃清界限 」 的態度來看待這個作品。

但與此同時,確實越來越多的人記住了它。

2020 年發生了太多事情,玩家們的暴躁情緒也漸漸被別的事件替代。。。直到最近。

經過幾輪小規模封測之後,眼瞅着 PC 版公測的日子 9 月 15 日越來越近了,大家開始紛紛摩拳擦掌。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對於《 原神 》的支持者們來說,他們期待的理由自然無需多言。

而另一邊,看不起《 原神 》的玩家們,可能反倒更是期待:「 我得看看米忽悠這花了上億搗鼓出來的『國產之光』抄成了個啥樣。 」

我也不例外,正如前面所說,下載下來玩了一會兒,說實話。。。它和《 塞爾達傳說 》差的遠了。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首先,以我個人的標準來看,它遠遠不如《 塞爾達傳說 》吸引我,尤其是在細節、完成度、玩法上,後者豐富得多。

也因此,差評君與《 原神 》有緣無份,兩小時後就不玩了。。。

其次,《 原神 》被人們詬病抄襲的畫風,其實就是米哈游一貫的二次元渲染風格。

在野外場景確實挺像《 塞爾達傳說 》,但人家做遊戲就是這個味兒。。。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差評君在電腦前翹着二郎腿捏着手柄老頭樂,在網上關於《 原神 》卻又爭議四起。

早在三月份的時候, Dota2 主播鄭翔 Zard 打算在鬥魚上直播《 原神 》內測,發了這麼一條微博,玩了一下 「 國產塞爾達 」 的梗。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結果沒多久,據他本人所說,這條微博被米哈游通過鬥魚要求刪除,於是就結下了梁子。

公測以後,有玩家發現游戲裏多了個名叫 「 振翔 」 的衛兵。。。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雖然不知道米哈游是不是故意這麼乾的,但總之《 原神 》的爭議風暴短時間裏都不會小了。

而且 「 抄襲塞爾達 」 的指責從未中斷,還有網友搞了個 # 肖戰指責米哈游抄襲塞爾達 # 的話題。。。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可想而知,這遊戲的口碑不好很大一部分確實夾雜了一些暴躁老哥們的情緒。

但問題來了,這遊戲真的抄襲了塞爾達嗎?

我的觀點是,它更像是一頂帽子。

差評君說個故事吧。

前段時間我採訪過《 帕斯卡契約 》的製作人老楊,他說今年更新遊戲的時候,新加入了一個尋路功能,然後開玩笑似的吐槽道:

「還好我們這個更新發得比《 對馬島之魂 》早,不然說不定要被國內玩家指責抄襲了」

上:《 帕斯卡契約 》用水母指引玩家

下:《 對馬島之魂 》用風指引玩家▼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我覺得這個沒有發生的事情其實和當初《 原神 》抄襲《 塞爾達傳說 》有些像,人們被早些年間的部分廠商的不當行為整 PTSD 了,於是往往 「 自理門戶 」 的心態有些重,害怕 「 丟人 」 這很正常。

除此之外,我覺得大家對《 原神 》目前的評價其實還是比較公正的,它的確是個氪金程度很高,遊戲內核略顯空洞,開放世界有些無聊的,有缺點的遊戲。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但不妨礙它還是有市場的,畫面精緻,畫風可愛,操作簡單。。。

商業電影里有個 「 爆米花片 」 的說法,在我看來,《 原神 》算是個好萊塢式的 「 爆米花片 」,核心與市面上氪金手游大同小異,起碼水準還算可以。

辦公室里的一個小姐姐玩了一下午▼

這款頂着抄襲罵名的國產遊戲:對得起它的關注度嗎?

所以《 原神 》該承受這些罵名嗎?

我覺得其實沒什麼毛病。

儘管我認為它不算是嚴重抄襲《 塞爾達傳說 》,但我覺得它或多或少「 碰瓷 」了《 塞爾達傳說 》,這一頂帽子是不好看,但給它吸引來了大量的關注。

這不,我認識的幾個從不玩手游的老哥,在《 原神 》公測以後都去下載了,想要瞅瞅它做成了啥樣兒。

這 「 碰瓷 」 也許是無心,也許是種策略,差評君沒法下定論。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也許《 原神 》無意加冕,但很顯然它獲得了額外的關注,應該承受一些額外的後果,如果這遊戲素質真的過硬,那這額外的關注也不會是批評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