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硅谷與Hygge的歐洲
- 2019 年 10 月 28 日
- 筆記
聽到太多抱怨工作累,加班多,996的聲音。我們是否從底層來理智的分析這一過程。那些抱怨加班多、996的人有多少離開了那個讓他發聲的工作,去找一份輕鬆悠閑的工作度日?
我們是一邊抱怨着工作,一邊擔心着離開(被辭退);一邊選擇了高薪,一邊又對它懷着不滿。
生活只有選擇,沒有對錯,既然選擇了就不要抱怨,一往直前。
我們聽到了聲音,但沒去思考聲音的來源。這些聲音又來自什麼樣的群體?是那些年薪百萬的人發出的,還是努力奔向年薪百萬的奮鬥者發出的,還是那些本想安於現狀,卻被裹挾着前進的人發出的?
可能你我都知道,那些忙於事業的人可能根本沒有時間去抱怨。那些成功的人偶爾抱怨一下996或許只是想說:「我掙錢也不容易,你可別向我借錢」。你卻信以為真了。
Hygge的歐洲生活
Hygge一詞來源於丹麥,沒有具體的解釋,但如果非要找一個詞來形容,那可以理解為「舒適」。它是一種心態:特意選擇各種能使自己舒適安逸的生活方式。
窩在床上看書是Hygge的生活,躺在草地上曬太陽是Hygge的生活,騎單車上下班是Hygge的生活,漫無目的的散步是Hygge的生活,悠閑的喝着咖啡是Hygge的生活,去航海去垂釣是Hygge的生活,與朋友相聚是Hygge的生活……
到歐洲走一走,你會發現到處都是這樣的Hygge生活:拿一瓶啤酒坐在路邊曬着太陽喝;一小杯咖啡,一點甜點,一坐坐一天;三兩知己,幾杯啤酒,暢談一下午;一把吉他,路邊彈奏……
在歐洲,錢都拿來喝咖啡了,時光都用來消磨和享受了。意大利上午上班時間一半是用來喝咖啡的,瑞士一年有180天的假期……
這是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么?如果是,其實很容易實現,離開大城市,到鄉村或到小城鎮,找一份悠閑的工作,衣食無憂,便是如此。這也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正在過的生活。
硅谷的故事
在世界的另外一個地方「硅谷」,美國100強公司,它佔了四成,包括:惠普、英特爾、蘋果、甲骨文(Oracle)、太遠(SUN)、思科、雅虎、Google、YouTube、Facebook、Twitter、基因泰克、特斯拉、KPCB、紅杉資本等。同時還擁有世界上頂級專業數排名前兩名的大學:斯坦福大學和伯克利加州大學。
在這裡傳頌着這樣的故事:三兩輟學大學生,有一天在車庫裡不經意發明了一個什麼東西,馬上來了幾個風投資本家,隨手給了幾百萬美元。兩年後,這幾個年輕人的公司上市了,華爾街欣喜若狂,把它的股價炒了三倍。幾個創始人一夜之間成為億萬富翁,豪車、別墅隨之而來……
你是否想成為這幾個年輕人之一,或和他們一樣去創造奇蹟,改變世界?那麼,看看這樣選擇的另一面。
創建一家小公司
任何夢想家都不足以成事,因為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實幹家。
聰明人有兩類,一類是像曹操、劉備那樣的領袖人物,一類像諸葛亮、郭嘉那樣出點子的謀臣。如果你是前者,你就創建一家公司,如果你是後者,你就選擇加入一家有這樣領袖人物的公司。
然後,你需要精力過人,熬得住連續幾年每天在簡陋、窄小的辦公室里工作16-20個小時的苦日子。同時,你又必須是多面手,親力親為干各種臟活累活。同時,你必須有團結的團隊,不會中途退出或為利益拆台……
擁有了以上條件還遠遠不夠,你還需要有商業頭腦,能夠找到盈利模式,然後去找上百家風投公司(他們會拒絕你上千次)尋找資金。
當公司從小往大發展的過程中,你需要有對市場環境的判斷力和內部的執行力。最後,你還需要一定的運氣。然後,你的公司才有可能成功上市。而這個過程可能幾年或更長。
這是你想要的成功么?同時,這又是你能夠付出的么?退而求其次,看看在硅谷的工作會是什麼樣的節奏?
嗜血的硅谷
美國的公司理論上不鼓勵加班,從法律上講也不能要求正式僱員加班。對於合同工,加班需支付加班費。但正式工要是自願加班是沒有加班費的。在美國其他地方IT行業也很少加班。
但在硅谷,大多數科技公司每周工作的時間都遠遠超過40個小時,很多人周末還需要去加班。在小公司,每周工作七八十小時甚至100小時是很平常的事。中國創業公司的996其實一周也不過70小時左右。
吳軍這樣描述他在Google的生活:「我一般會在吃完晚飯後把代碼修改的清單發給克雷格做代碼審核,他一般晚上10點左右會回復我,給出修改意見,詳細到某一行多了一個空格。然後我改好在凌晨零點前再次發送給他,凌晨2點左右我們倆就所有的細節達成一致並且修改完畢,我會提交代碼。一般我直接回去睡覺,而克雷格會幹的更晚些。」
然而,並不是工作時間長這麼簡單,還面臨著高達7%的失業率,那些持H1B工作簽證的人更是面臨著被迫回國的壓力。這也是前段時間Facebook發生的幾起事件的原因之一。
當然,在這種「嗜血」的生活中,也給了年輕人平等競爭和實現夢想的機會。你會選擇哪種?
PS:以上部分內容來自吳軍的《浪潮之巔》。
生活只有選擇,沒有對錯
如果你在大城市生活習慣了,回到老家,過上三五天那樣Hygge的生活,大多數人是會想念城市生活的。會想趕緊回來,那怕回來是宅在屋裡或去公司加班……
選擇了Hygge的生活方式,就不要抱怨收入、物質享受、房、車、孩子上學等問題。畢竟付出與收穫是相輔相成。
你是想選擇退隱山林過着Hygge的生活,還是想發憤圖強、熱血沸騰的打下一片江山?選擇任何一種方式都沒有對和錯,選擇任何一種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都要承擔相應的不完美。
去了歐洲,讓我羨慕那種Hygge的生活,但了解了硅谷的節奏和故事卻讓我熱血沸騰,我選了擇後者。你的選擇呢?
無論怎樣,生活只有選擇,沒有對錯,既然選擇了就不要抱怨,一往直前。別選擇了Hygge的生活卻想着功成名就,也別選擇了想功成名就卻過着麻木的生活。這也是大多數人痛苦和抱怨的根源。
原文鏈接:《嗜血的硅谷與Hygge的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