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鏈牽頭制定跨鏈國際標準:區塊鏈「方言」翻譯成「普通話」

日前,一項由螞蟻集團主導的區塊鏈跨鏈國際標準正式啟動制定,這是螞蟻集團在跨鏈領域的又一進展。此前,螞蟻集團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坦言,上鏈量會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指標,而跨鏈將是萬鏈互聯的基礎。

這項代號為P3205的跨鏈標準全稱是跨鏈數據認證及通訊協議(Standard for Blockchain Interoperability-Data Authent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tocol),這是一種面向同構及異構跨鏈的數據認證及通訊協議,旨在解決異構跨鏈的底層基礎的數據互認問題,並搭建鏈間通訊通路,允許區塊鏈之間在多個應用層次通用靈活地進行多種模式的跨鏈互操作。

螞蟻鏈牽頭制定跨鏈國際標準:區塊鏈「方言」翻譯成「普通話」

現有不同類型的區塊鏈使用不同的數據結構,證明方法也存在差異化,導致了驗證複雜度高,信任根不統一,跨鏈方需要集成多類客戶端。

通俗地講,相當於大家都用各自的方言來交流,跨鏈的雙方需要互相學習對方的「方言」。P3205標準可以為不同類型的區塊鏈提供統一的數據格式,讓講不同「方言」的區塊鏈,可以使用「標準普通話」進行跨鏈交互;此外還建立了一個可信安全的數據傳輸通道,讓業務在由區塊鏈組成的價值互聯網裡靈活地進行價值交換,且跨鏈全鏈路可信可追溯、安全可控。

目前,行業區塊鏈網絡多處於半封閉狀態,鏈與鏈之間的通路無法打通,鏈上信息和資產無法進行跨鏈交互,而跨鏈技術的研發和標準制定,有望結束這種孤立狀態,促進區塊鏈網絡的大範圍互聯互通。

P3205協議由螞蟻集團提出,並成為全球最大非營利性專業技術組織IEEE認定國際標準。這套設計也在螞蟻多代區塊鏈產品以及Hyperledger Fabric產品得到適用性驗證。

螞蟻鏈是螞蟻集團代表性的科技品牌,致力於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的信任新基建。目前,螞蟻鏈已經連續四年位居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數第一,技術上能夠支持10億賬戶規模,同時能夠支持每日10億交易量,實現每秒10萬筆跨鏈信息處理能力(PPS)。

在螞蟻鏈的專利申請中,有多項技術圍繞跨鏈技術解決不同區塊鏈互操作性問題,以及其分佈式身份協議、鏈上證明轉換協議等技術規範。目前,螞蟻鏈有超過30個專利的自研跨鏈技術,通過區塊鏈跨鏈協議棧,提供同構或異構區塊鏈之間豐富的跨鏈互操作。

2019年9月26日,螞蟻鏈在雲棲大會上發佈了跨鏈產品ODATS(Open Data Access Trusted Service)。ODATS是由螞蟻鏈自主研發的跨鏈服務,為用戶提供低成本、安全、跨平台的交互操作,構建跨鏈通訊基礎設施。

螞蟻鏈牽頭制定跨鏈國際標準:區塊鏈「方言」翻譯成「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