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禁微信 老父親差點嚇出心臟病:多次想讓我回國

美國宣布全面排擠中國企業、點名了阿里騰訊百度後,並將矛頭接着對準了微信:45 天后禁止美國個人及企業與騰訊公司進行與微信有關的任何交易。這最初被誇大為美國將封禁微信,在美國華人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我們跟幾位在美華人聊了聊,看看他們怎麼說。

因為TikTok,我第一次跟美國同事吵了架

這一天還是到來了。美東時間 8 月 6 日晚上,我在準備睡覺時,特朗普簽署了行政令,其中涉及到微信。其實從美國封殺TikTok的那一刻起,我就有一種預感,這場戰爭會波及到更多的企業,只不過沒有想到最先中招的是微信。

一周前,我和幾個華人朋友在聚餐討論 TikTok 的最終走向,當時還開玩笑說,「who is the next?阿里?騰訊?or 華為?」

美國簽署禁令的消息被媒體報出來後,那幾個朋友都說我是烏鴉嘴。騰訊剛剛租下了一幢加州爾灣市的辦公室,總面積約 2430 平方米,我看新聞上說,這是第二季度市場上金額最高的辦公室租賃合同之一。當時我還和老婆開玩笑說,騰訊要在加州大幹一場了,等這個地方開張了,我去面試一下。

這一個月,TikTok 成為我身邊華人談論的焦點話題,不誇張得話,大家聊天、吃飯都以 TikTok 為話題中心。中午在公司吃飯,食堂遇到華人,第一句往往是「 hi,TikTok 最新的進展,你關注了嗎?」

不誇張的說,TikTok 在美國已經是現象級產品,尤其是受年輕人的追捧,今年以來,美國用戶使用 TikTok 已高於 Facebook。投資銀行 Piper Sandler 今年一季度做的調查顯示,超過 60% 的美國青少年至少一個月使用一次 TikTok,而 Facebook 和 Twitter 則是 36% 和 41%。

TikTok 在美國青少年中很有市場,所以對於特朗普的決定抗議最大的是年輕人,好玩的是美國社交媒體上有一個段子:特朗普想讓年輕人在 11 月大選時參與投票,最好的方式就是禁掉 TikTok,那樣他們就會把他淘汰出局。更好玩的是,有些年輕人叫囂着要砸白宮,或者給特朗普官方競選軟件在蘋果商店等軟件市場被大量刷一星低分。

所以封殺 TikTok 這消息一出,立馬上了推特美國熱搜,很多外國網友調侃,這些網紅飯碗一沒,又要回麥當勞、超市上班了……可以說 TikTok 給了很多人賺錢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他們藉著這個平台出了名但在我看來卻對 TikTok 並不忠誠,現在打開 TikTok,你會發現很多網紅的簽名都變成「請關注我的 instagram 賬號」。

雖然他們的這種行為可以理解,但我還是覺得挺不要臉的。美國針對 TikTok 和微信簽署行政令後的這個晚上,有些朋友圈的華人紛紛把自己的 whatsappfacebook,line、Telegram 等都發出來,然後華人圈裡已經開始傳如何應對的文章了,其實就是把 app store 轉成中國區下載微信之後在轉回來。

其實這裏面有個錯誤,對命令本身看,並不是說 45 天之後美國就不能用微信了,而是封殺微信相關的所有交易,但具體封殺什麼交易,這個還不得而知。而錯誤信息也上了微博熱搜,我也不得不安撫了爸媽,兩個老人家年紀大了也不會刷微博,他們遛彎的時候聽到這個消息,聽我媽說,我爸嚇得差點突發心臟病。

我老家在安徽一個地級市的,大學從浙大畢業後就去美國讀研,然後留在加州已經 8 年了,過去這些年裡,父母很少有情緒這麼激動地時候,但今年的疫情加上這次微信的事情,老父親多次表達出想我讓回國的念頭。

其實在美國這麼多年,我擁有了一份高薪的工作,這期間也找到另一半擁有了一小baby,看似已經融入了美國人的生活,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們這些「移一代」骨子裡和他們還是有很深的隔閡的,依舊是外來人。就拿飲食來說,相比起漢堡咖啡,我還是更喜歡粥和鹹菜。

不過讓我有回國衝動的還是和美國同事的一次爭執。我在硅谷的一家知名科技公司工作,公司里有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立場的人,但各自互不干涉,平時也很少聊一些大家認為的敏感的話題。不過前幾天大家吃午飯的時候,大家就自然而然的聊起 TikTok 這件事,其中有個同事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他認為 TikTok 被封活該,因為當年穀歌也收到同樣的遭遇,聽到這話時,我的火就蹭蹭上躥,直接甩了叉子和他吵了起來。

我本身是一個脾氣很暴躁的人,但在異國他鄉,不得不讓收斂脾氣,所以這是工作以來第一次發脾氣,不過我不後悔。

Tiktok、微信只是個開始,後面會有更多重鎚

對於我來說,會關注政治,但是也沒有那麼關注,最重要的還是過好自己的營生。

當然,我也會為 Tiktok 感到遺憾,它發展得非常好,產品很出色,現在竟然要被關。我自己也在用 Tiktok,和抖音差不多,讓美國年輕人很着迷,但是裏面沒有那麼多大長腿,內容也更加有趣一些,更有點像快手。如果用一個詞形容,就是「耍雜」。

我個人喜歡裏面吐槽類的內容,就是吐槽美國人某些奇怪行為,類似於吐槽中國奇怪大媽似的。目前對這件事主要有兩種論調,一種是 Tiktok 要被肢解,一種是 Tiktok  要被消失,我是傾向於第二種,它的美國業務很有可能會被消失,並且也可能波及其他國家的業務,雖然美國管不了其他國家,但是會影響其他國家。畢竟美國盟友很多。

不可否認的是,以後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海外業務可能都面臨風險,據說美國的團隊很欣賞印度,因為印度把所有中國 App 給禁用了,美國總統團隊也想這麼干,但是是有阻力的,肯定會有一些投資方去遊說美國總統團隊的。即便如此,「戰事」一觸即發,互聯網的這種戰爭未來變數不大了,勢在必行。

在美國,目前政界和官方對中國的態度還蠻一致的,Tiktok 被關這件事沒有那麼簡單,Wechat 也只是個開始。後面美國政府可能會有更多的行動,所有和微信相關的合作可能就不行了,微信之後還有遊戲,美國人天天在玩騰訊的遊戲,所以為了活下去,以後這些業務可能要面臨脫鉤的問題。

我猜測後面可能會有一個接一個的重鎚,一直往下砸。說實話,美國的愚蠢還是讓很多華人震驚的,學生們受影響挺大,很多人都怕在美國上不了微信,還製作了微信朋友圈下載保存指南等等,這是一個普遍的反應。這些事情說實在的,對個體影響不大,已經下載了的還會用,美國不會斷網更不會搞防火牆。實在不行翻牆就可以了。影響最大的還是公司之間的生意往來。

很多人都想,如果通過訴訟告川普是不是可以阻止禁令,他簽署的總統令,告是可以,但是未必告得贏,而且時間也是個問題,會一直拖着。其實在美國,天天有人集體訴訟川普,川普的被告應該也有幾十萬了。就連那些發起白宮請願,簽名抗拒禁令的,也不稀奇,天天有,沒有用的。

不過白宮辦公室至少會關注下,這是了解民怨的一個途徑。我之前在國內一家大廠做程序員,兩年前,我來到了灣區,想要尋找新生活,想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同時能夠更自由一些。

眼下我讀了美國的研究生之後留下來了,然後開了一家貿易公司,有幾個僱員。疫情期間,生意不好做,但是每個月都可以申請到一萬多美金的補助,還是挺好的。這個補助和公司規模有關,雖然每天領政府錢花沒有太大壓力了,但是也悶得慌。疫情依然很嚴重,就怕之後美國經濟更差了。

今年疫情,其實大家都挺難的,很多華人在硅谷這邊被裁員了,我聽年長的程序員說現在找工作很多人開始刷面試題,以前是不存在的。很多程序員,不管是在美國還是中國,都享受了巨大的行業紅利,非常幸運,也過得挺開心的。人到中年被裁這種經歷也是挺難得的。但是最難的還是應屆生,今年很多公司都不招人了,小公司倒閉得也特別多。

這次疫情其實是給了很多人一次休息的機會,難得有這麼長時間休息,而且我也沒見誰真的因為疫情而活得不好了。其實我自己而言,我更喜歡這邊的環境生活水平。但是這邊待久了,尤其是長期在這邊工作,其實內心還是很多遺憾的,沒趕上國內大好機會。

以後我大概率還是要回國的,我更希望以後能自由一點,不要長期待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也難受。最重要的是眼下我在美國還沒體驗夠,剛開始來了也不適應,沒有朋友,後面發現很多好玩的,滑雪、衝浪,我都還沒玩夠,而且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先不去想未來了,享受當下最重要。

美國要禁微信 老父親差點嚇出心臟病:多次想讓我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