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19.10 發佈 | 雲原生生態周報 Vol. 24
- 2019 年 10 月 24 日
- 筆記
作者 | 木蘇、進超、冬島、元毅、心水、衷源
業界要聞
pulumi ,一款中立的開源雲開發平台,Pulumi 支持多語言、混合雲環境、完全可擴展。初期支持 JavaScript、TypeScript、Python 和 Go 語言,支持 AWS、Azure、GCP 雲平台,另外還支持所有兼容 Kubernetes 的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Pulumi 實現了一種單一、一致的編程模型,一組編程工具,可管理所有以上環境,豐富的生態系統支持大量可復用的包。1.0 的發佈標誌着產品已經相對穩定、成熟和可靠。
在 DevOpsDays 活動誕生十周年之際,DevOpsDays 國際組織者宣布將在 2019 年 10 月 28-30 日在該活動的誕生地-比利時的根特市舉辦 DevOpsDays 全球十周年峰會。
3.Red Hat release openshift 4.2
紅帽 OpenShift 4.2 發行,平台工具進行優化提高開發人員的使用體驗;並提供了從 3.x 到 4.x 的 OpenShift 遷移工具以及新支持的斷網安裝,來幫助群集管理員簡化了平台和應用程序的管理。
集成 kubeflow 和 gpu 加速功能,提高 AI/ML 的開發人員效率,加強 MicroK8S 安全和隔離能力,提供迄今為止最快的 GNOME 桌面系統。
上游重要進展
Kubernetes 項目
1.Initial Implementation for kubetestgen for Conformance
提供一種居於行為驅動測試的 apiserver 接口,包含自動化生成測試代碼、描述語言等。
解決通過 kubectl drain node 觸發 evict pod 的時候,由於 too many request 導致 channel 寫入阻塞引發的 goroutine 泄漏問題。
3.kubeadm
對 static pod 配置白名單,聲明 static pod 允許被修改的 label。
etcd 服務端有一個比較好的能力,能夠 trace 一些慢請求是慢在哪裡,跟 K8s 的 trace 一樣。
5.Implementing the storage version API
用來知道每個 Group 和 Resource 的版本在多個 apiserver 實例上的使用情況。
6.Add RuntimeRunPodSandboxRequestTimeout to kubelet configuration
用於控制超時時間。
7.支持 huge pages 不同規格的資源使用:
- kube-apiserver 對 huge-page 的使用升級,支持 Pod 的 Resource 中指定 huge-page 每頁大小的選擇;
- kubelet 實現在 cgroup 中配置 huge-page。
8.Handle namespace deletion more gracefully in built-in controllers
優化內置的控制器對正在刪除的 namespace 下的資源修改操作報錯的日誌輸出。
9.Support upgrade from lastApplied annotation to managedFields
K8s 的 patch 操作,支持使用 client-side apply 存量資源升級為使用 server-side apply。
10.Interfaces for listing pods/nodes from snapshot
調度器的 node 和 pod 的讀取將從 informer 的 snapshot 直接讀取,解決內存一致問題 。
kubelet 支持配置指定的 cpuid 作為系統保留的 cpu,不參與資源調度。
knative項目
1.Adopt Destination in Subscriptions and Triggers
討論了關於在 Subscriptions 和 Triggers 資源中使用 Destination API 的問題。
2.Broker bridge
討論關於 Event 事件如何跨 namespace 從一個 Broker 到另一個 Broker 之間的路由。其中給出的一個方案是:可以嘗試使用現有的 Parallel 以及結合 broker ingress uri 的方式, 實現跨 namespace 進行 borker 之間 Event 事件路由。
本周閱讀推薦
運行一個成熟的 Kubernetes 平台需要大量資源,並且對於邊緣計算的場景而言過於複雜。輕一款量級 Kubernetes 發行版–K3s,經過 CNCF 官方認證,可用於生產環境,發佈 8 個月以來已在 Github 上擁有超 9000 顆星。
2.《企業中採用服務網格的挑戰》
本文作者介紹了企業組織採用服務網格具有哪些挑戰,並且結合自身經驗給企業組織提出了推進服務網格的建議。
3.《在 Knative 中部署 WebSocket 和 gRPC 服務》
本文分別給出了一個 WebSocket 和 gRPC 的例子,當需要在生產或者測試環境部署相關服務時,可以使用本文給出的示例進行 Knative 服務的測試。
4.《Open Source: From Community to Commercialization》
作者通過自己 30 多年的經驗介紹了開源軟件的發展歷史,通過數據闡述目前開源軟件正處於文藝復興的時代,並介紹了開源怎麼成功商業化的三個主要階段。
「 阿里巴巴雲原生微信公眾號(ID:Alicloudnative)關注微服務、Serverless、容器、Service Mesh等技術領域、聚焦雲原生流行技術趨勢、雲原生大規模的落地實踐,做最懂雲原生開發者的技術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