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宣布中國停用吸管 新杯蓋親測:冰可樂的快感沒了

我第一次對「環保」產生概念還是來自小時候那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也是第一次產生了使命感。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對這個詞語的態度開始複雜了起來。

麥當勞宣布中國停用吸管 新杯蓋親測:冰可樂的快感沒了

2020年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即日起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的堂食及外帶逐步停用吸管,進一步在食品包裝上實現減塑。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自帶飲嘴的杯蓋,而對於含有固體的飲料和食物,比如珍珠奶茶、麥炫酷等,目前仍將配備吸管。

麥當勞中國對媒體表示,相關減塑舉措將於2020年內覆蓋中國內地所有麥當勞餐廳。屆時,預計每年約減少400噸塑料用量。隨後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還提到,利用麥當勞的規模,減少吸管的「一小步」,也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一大步」。

麥當勞宣布中國停用吸管 新杯蓋親測:冰可樂的快感沒了

從表面上看,麥當勞將以前「吸管+杯蓋」的組合變成了一個自帶飲嘴的杯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塑料用品的使用。不過,網友對這件事的看法並沒有想像得那麼「統一」,大致可以分為三派,一部分網友對麥當勞的改變表示支持,保護環境;當然也有網友並不認同這種做法,認為新杯蓋也是塑料製品,而且是否更好降解,官方並沒有做出解釋,只是想借環保的名義降低成本;第三方基本上處於中立,不過認為新杯蓋的使用需要時間去習慣。

正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於是我去了一家位於北京西大望路的麥當勞,親自「品鑒」這自帶飲嘴的杯蓋,順便解決一下晚飯問題。

「這個杯蓋仍有進步空間」

正值飯點,麥當勞里的食客熙熙攘攘,一進店便能感覺到這家店的不同,餐台上的吸管箱已經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本期聯動的兒童套餐玩具。

點完餐後,服務員小姐姐將我的餐食遞給我,不得不說我饞了,各種意義上。可樂的杯蓋已經變成了自帶飲嘴的新杯蓋,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家門店無論是打包還是堂食,都用紙質打包袋裝好。至少在這家店,在顧客視角中已經看不到吸管和托盤的蹤影了。

麥當勞宣布中國停用吸管 新杯蓋親測:冰可樂的快感沒了
新杯蓋

我們將視角轉回到杯蓋本身,這個自帶飲嘴的杯蓋與外帶咖啡的十分相似,呈透明狀,而且感覺相比原來的杯蓋要薄一些。我打開飲嘴上的小蓋,開始「品鑒」,不得不說這個飲嘴的開口有點小,喝起來確實有些不過癮,而且飲嘴上的小蓋會直接貼在嘴唇上,再加上本身質地較薄,因此有一點不適。

從我個人使用體驗出發,這個新杯蓋的使用體驗只停留在「能用」的階段,大大影響了夏日喝冰可樂的暢快感,好生不爽。在某種意義上,還不如去掉杯蓋,直接對嘴喝。

麥當勞宣布中國停用吸管 新杯蓋親測:冰可樂的快感沒了
打開新杯蓋上的小蓋

儘管這個自帶飲嘴的杯蓋還有很大的升級空間,但畢竟只是一個塑料包裝,為什麼會在網上引起如此多的不滿?這與近些年商業對於環保的捆綁操作有着很大的關係。

「萬物皆可環保」

環保一直是一項涉及全人類的公共議題,這也是為何我們提出可持續發展、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等多項方案提升污染治理力度和水平。不過,環保這一概念放到商業領域中,可能就有一點走偏了,這一點在人造肉上就表現得很明顯。

麥當勞宣布中國停用吸管 新杯蓋親測:冰可樂的快感沒了

星巴克

在今年上半年,星巴克、肯德基、棒約翰等餐飲巨頭紛紛推出自己的人造肉產品,而且這些產品是你真的可以買到的。但是要注意,這裡提到的人造肉都是植物肉,將豆類蛋白經過高溫、高壓等加工方式,使植物蛋白獲得了類似肌肉纖維的口感,然後在利用合成血紅素,讓這些植物肉擁有更貼近真肉的味道。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你可以將植物肉視作辣條的奢華版本。

麥當勞宣布中國停用吸管 新杯蓋親測:冰可樂的快感沒了

植物肉的面世的原因很多,與畜牧業的污染,人道主義、動物福利以及技術的發展等多個原因有關,因此植物肉在宣傳口徑中,「保護環境」是絕對的核心思想。但是落實到消費者上,還要貼上「健康」「健身」的概念。這也是為何你總是可以在相關產品上看「健康」「膳食主義」「保護地球」等元素,而且商家也在試圖混淆它與真實肉類製品的區別,而非歸到素食一類中。而且,這些植物肉的出現是否有真的可以降低排放還有待驗證。

實際上,植物肉的誕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可以讓更多的人獲得身體必須的蛋白質,無論貧富。但是在各種環保概念以及圈地自嗨思想的加持下,植物肉變成小圈子的標籤,甚至成為某種獵奇的產物,而且價格也不算便宜。

麥當勞宣布中國停用吸管 新杯蓋親測:冰可樂的快感沒了

「別樣牛肉千層面」

當然,這些問題可能有些枯燥了,不妨我們關注一個更為實際的問題——植物肉好吃嗎?為此,我專門到星巴克購買了一份「別樣牛肉千層面」。不得不說,確實有一股肉味,但是味道相比真正的肉製品顯得有些單薄,而且由於它是以「肉醬」的形式呈現,因此吃完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總的來說,味道很好,但是吃完之後你會更想吃真肉。

如果你覺得植物肉有些遙遠,不妨說一些離普通消費者更近一些的東西,比如手機。

之前有消息稱,iPhone 12將要取消隨手機附贈的充電頭,消費者要麼使用自己之前的舊充電頭,要麼就需要額外購買新充電頭。除了充電頭,耳機可能也將不在手機的包裝之列。

麥當勞宣布中國停用吸管 新杯蓋親測:冰可樂的快感沒了

iPhone 12包裝盒曝光

儘管這一消息還沒有得到官方確認,可能只有等到這款手機發佈才能知道是否取消了隨手機附贈的充電頭,但是已經被部分人和媒體早早地冠上了環保的帽子,即減少電子元器件、塑料等材料的使用,降低相關生產對環境的影響。但是充電頭不比耳機,歌曲或許可以不聽,但電是不能不充的,即使蘋果老用戶有iPhone的耳機、充電頭,那從其他品牌爭取來的,或是沒用過iPhone的新用戶呢?他們又該怎麼辦?通過犧牲用戶體驗和給消費者製造麻煩來環保,這種做法是否又有些極端了呢?

麥當勞宣布中國停用吸管 新杯蓋親測:冰可樂的快感沒了
蘋果20W電源適配器

我們換一個角度想,假設iPhone 12真的不送充電頭,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戶購買第三方配件的幾率,而且更低的價格也更具吸引力。進一步說,第三方配件質量參差不齊,這可能還增加了消費者充電時的安全風險和火災隱患。另外,我們換個思路想想,如果未來手機不再附贈充電頭,那麼這部分降低的成本又是否會體現在價格上?

除了商業層面,還有西方氣候活動家的「身體力行」。

說到氣候活動家,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環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將環保變成一種簡單的活動口號,跳過環保中複雜枯燥的科學論證過程,認為通過喊口號就能降低碳排放,保護地球。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願意相信她對環保是真心的,但是方式方法有些極端,對於不夠富有的國家,發展是基本權利,不可能通過放棄自己的發展來降低排放,畢竟每個人都想過上類似瑞典的富裕生活。

環保是干出來的

我們在工業化、現代化的過程中產生污染是必然的,但是由於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通過發展來解決,通過不斷發展提升社會生產力,使我們可以有足夠的實力去解決環保問題。而且,解決問題的成果是可以看到的。

在去年2月份,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則消息,根據NASA的衛星監測數據顯示,在過去20年間,中國和印度的綠化行動成效顯著,這得益於前者的植樹造林工程和兩國的集約化農業管理。其中,僅中國一個國家的植被增加量,至少佔到過去17年里全球植被總增加量的25%。

麥當勞宣布中國停用吸管 新杯蓋親測:冰可樂的快感沒了
毛烏素沙漠

具體一些,曾經是中國八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便吞沒農田牧場120萬畝,6個城鎮、412個村莊被風沙侵襲壓埋,所處的榆林市每年因水土流失輸入黃河泥沙高達5.3億噸,佔中上游入黃泥沙量的三分之一。牧場沙化、鹽漬化、土地退化嚴重,形成了「沙進人退」的被動局面。

經過長時間的治理,大棚蔬菜、大棚養殖、育苗業、沙漠旅遊業在當地蓬勃興起,全市從事沙產業的企事業單位達150多家,年產值4.8億元,從業人員10萬餘人。往日受風沙危害的150萬畝農田,從貧瘠之地,變成了現在穩產高產的耕地。在防護林屏障的庇護下,其所在的榆林市成為陝西省馬鈴薯第一大市、第二大「糧倉」,養羊第一大市,實現了社會經濟全面發展。而且,隨着不毛之地變成生命之所,毛烏素沙漠為我國30餘種野生候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湖心紅石島成為我國最大的遺鷗繁殖與棲息地。

對於我們普通人,乘坐公共交通、騎單車也是很好的環保方式,即使我們坐了飛機、動車,或是開了一次車,產生了排放,也是日常生活的正常排放。

寫在最後

環保是一件很好也很必要的事情,但是隨着經濟發展以及各種新事物的誕生,「環保綁架」的事情可能還會繼續發生,那我們以後對環保應該持一個什麼樣的態度?

一言以蔽之,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