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簡歷怎樣更受青睞
- 2020 年 6 月 13 日
- 筆記
導讀:
簡歷在以下兩個場景中有關鍵作用:
1、篩選候選人,這時簡歷表徵你的經驗、能力;
2、面試,這時簡歷是面試官問問題的基礎。
我們知道,從投遞簡歷到參加面試,這期間簡歷可能會經過機篩、手篩、複查等一套流程:
1、機篩:主要在簡歷系統中搜索簡歷,搜索依據就是職位描述中定義的關鍵技能和要求,不合要求、技能不相關的簡歷不會出現在結果集里。
2、手篩:是招聘人員從眾多簡歷中,以幾十秒一份的速度做的快速篩選,篩選依據可以擴展到經驗、學歷、跳槽頻率等細節,淘汰率也很高。
3、複查:是由用人部門做的篩選,即相對細緻地衡量應聘者是否匹配工作要求,確定疑點,用於在面試中驗證。除非發現大的問題,否則這個階段的通過率比較高。
在以上篩查過程中,你的簡歷要經歷兩類考驗:一是快速匹配職位的關鍵要求,大致判斷是否和職位相關;二是細審,判斷多大程度上適合職位工作,以及鎖定疑點,如果疑點過大,成為硬傷,你的簡歷就被放棄了。
很多面試官都承認,如果看到一份中意的簡歷,會用「發現優點」的眼光在面試中對待這位應聘者;相反,如果看到一份差強人意的簡歷,會用「排除缺點」的眼光在面試中考查應聘者。簡歷給面試官造成的「第一印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麼,怎樣的簡歷更容易受到招聘人員的青睞呢?
我認為,要想通過篩選,你的簡歷首先要「有價值」「易匹配」和「沒硬傷」;如果你還想讓招聘人員對它刮目相看,就一定要做到「有亮點」。
一、如何讓你的簡歷「有價值」
對招聘人員來講,簡歷「有價值」,是指他能看到要找的信息。什麼信息呢?還記得第一篇說過的應聘者素質模型么?包括你的經驗、技能、潛力和動機四個方面。接下來,我說說如何在這四個方面體現價值。
1、經驗:包括專業經驗、管理經驗和行業經驗等等。經驗對口的應聘者,入職後可以直接開展工作,省去了培訓和學習的時間與開銷,這是社招時最看重的。 職位描述里會清楚地列出經驗要求,比如「做過 3 年以上 Java Web 開發」「負責過 50 人以上規模的團隊管理」「有金融風控管理經驗」等。你需要在自己的經歷中尋找匹配的經驗,總結相關成果,提煉出自己的貢獻和業績。
2、技能:包括專項技術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協作能力等等,不同的職位,有不同的技能要求。技能在職位描述里也有清晰的表述,比如「熟練操作 Unix」「具有較強的業務分析能力,能夠快速理解和分析複雜的業務邏輯」「流利的英語口語」等。你需要有與之對口的技能。( 共享測試資料,可加我QQ:1844835571)
3、潛力:技能提升的能力,是職位描述中可選的內容,比如「學習能力強」「有成長型思維」等。你需要通過提煉自己經歷中的事例來展現這些特點和品質,並將其精鍊成一句話。比如:「一個月學習 Python,率先引入 XX 框架,提高功能測試覆蓋率到 70%。」這句話,既包含技能,又包含學習和應用能力,還有工作成果,顯示了你的潛力。
4、動機:動機決定了做事的內因,招聘人員通過對動機的考查,來看其穩定性和工作意願。也是職業描述中的可選內容,比如「願意嘗試新事物」「有工作熱情」等。某些招聘文案中提及團隊文化的內容,含蓄地表達了對新成員做事動機的要求。 雖然潛力和動機在工作中很重要,但並非所有職位描述中都包含。你可以瀏覽一下該公司(最好是該團隊)其他相關職位的職位描述,即使是已經關閉的職位也行,也許能找到一些關於潛力和動機的信息,會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面試官如何通過簡歷看動機呢?對於簡歷里直接表白的動機,比如「我工作積極主動,願意為客戶和公司奉獻力量」,面試官一般會忽略,而通過分析簡歷里的職業發展趨勢、跳槽頻率等,初步判斷其跳槽動機;好的簡歷,字裡行間都能看出對工作的深度理解和「技術味道」,這也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應聘者做事的驅動因素。
關於職位的了解渠道,你可以從公司發佈的職位描述中獲取,或者動用同學關係、上網搜索等儘可能打聽該職位的情況。職位描述往往有個問題,就是列出的要求一般多於或高於實際工作所需,你可能搞不清那麼多要求中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可選的。另外,職責描述也是高度概括的,你很難準確理解具體的工作範圍。所以,如果有熟悉此職位的人,給你講講,是非常有幫助的。缺少深入了解職位的渠道,是面試中做到「知彼」的最大障礙。
具體需要了解職位的哪些信息呢?下面我列出了一些:
-
該職位是新增,還是補缺;
-
向誰彙報;
-
這個職位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承擔什麼責任;
-
這個角色的工作複雜度和挑戰是什麼;
-
做出什麼結果才算把這個角色做好;
-
需要什麼關鍵技能和加分技能。
這樣,你才能徹底搞清楚匹配點,有針對性地挖掘自己的經歷,並調整簡歷內容,突出匹配項,使得你的簡歷和準備更有價值。所以,如果你有同學朋友了解該職位,一定不要錯過了解上述信息。
由此可見,簡歷最好針對職位定製內容,這樣才使簡歷對該職位更「有價值」,會大大增加簡歷的篩選通過率。
二、如何讓你的簡歷「易匹配」職位要求
易匹配,是說不要把有價值的信息埋沒在冗雜的文字裏面,要盡量用通俗、通用的詞彙來表達,不要「難為」招聘人員和搜索引擎去尋找、猜測、轉義和理解,要讓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看到你的價值點。
1、內容上:
要恰當地結構化,詳略得當,層次有序,簡歷中最重要的內容是:技能和項目經歷。
2、技能:
需要按照領域分類,以列表的形式呈現在簡歷里。同時,要標明技能等級。等級可以用「精通」「熟練」等詞標識,或者用工作年數標識。把最對口、最熟練的技能往前放。那些只是了解,還沒有使用過的技能,可以不列,否則面試的時候被問到也很尷尬。
3、項目經歷:
體現你的工作資歷和能力價值。每一段項目經歷,都有其獨特性,都有價值點可挖。但是,很多簡歷這塊並沒有寫好。
一段項目經歷可以用下面的結構來描述:
1、為了 < 某某問題、某某目標 >。要突出複雜性;
2、我採用了 < 某某方法、技能、流程 >。要突出創新性;
3、達成了 < 某某成果、意義 >。要突出提高。
4、如果已經有了高級的技能,同類技能中低級的部分就不用寫了。
5、重複技能的經歷,盡量找出不同點用一句話概括。
6、職位描述中沒提到的技能,可以刪。即使不刪,也不要喧賓奪主。簡歷上的技能列表並非越長越好。
7、如果已經有正式的工作經歷,那麼表現平平的實習經歷可以刪,除非像某位蘋果實習生一樣設計出了 MacBook 鍵盤。
8、如果有耀眼的成果,那麼描述性的工作過程可以刪。
9、千篇一律的自評可以刪,前面說過,面試官不會拿你的自評太當真。
當然,實際操作中,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簡歷做恰當的減法,是件很難的事,但卻非常重要。
形式上,要簡潔大方、重點突出,從視覺上,引導對方關注你最想表達的部分。版面上的每一塊空間都要恰當地體現出價值。網上有很多這方面的指導,比如字體、字號、布局等排版的注意事項,這裡我就不詳細展開了。
三、如何讓你的簡歷「沒硬傷」
1. 內容不真實:為了讓簡歷更光鮮,有的應聘者把別人的項目搬到自己的履歷中,或者把項目中別人的貢獻和職責寫成是自己的,或者做些小誇張,比如把「熟悉」的技能標成「精通」。造假和誇張的問題在於,你抬高了面試官對你的期待。導致你要麼在面試中被扒個乾淨,要麼試用期里讓同事大跌眼鏡、差評走人。( 共享測試資料,可加我QQ:1844835571)
2. 內容不客觀:摻雜主觀臆斷。簡歷要盡量把事實部分寫清楚,至於對能力的評價,就讓面試官去做吧。所以嚴格來講,「精通 Java 開發」是評價,「5 年 Java 開發」才是事實。失實的臆斷,會讓面試官對你的簡歷減分。
3. 頁面太花哨:簡歷的風格要與應聘的職位屬性相符,文字語言要和職位風格一致。對於工程師等技術崗位,要體現嚴謹求實的風格。即使是藝術性較強的 UX 設計類職位,表現創意的時候,也不要讓形式大過內容。
4. 筆誤:比如把「主管設計工作」寫成「主觀設計工作」。別小看這些細節,從小處可以反映你對這個職位的重視程度,甚至體現你思考和做事的態度,以及專業程度。
5. 內容導致歧義或誤解:對於可能引起誤解、產生不利影響的信息,盡量不要寫到簡歷里。比如,個人信息不用寫籍貫;除非特別自信,否則不要貼照片。這不是隱藏什麼,只是在你的工作能力還未被認可之前,不要讓別的因素干擾面試官對你的第一印象,盡量避免引發某些偏見或誤會。
6. 職業發展不銜接:這是有經驗的招聘人員特別關注的,他們檢查你的職業發展脈絡和能力發展趨勢。健康的履歷是:職業保持持續發展,角色轉換前後承接,能力發展迅速。
如果你的履歷中,有很長的時間,只是重複之前的技能和工作範圍,招聘人員會把這段時間當成浪費「切掉」,那麼你原有 8 年的工作經驗,可能就被切成了 4 年,資歷被降格,你在新職位上的定級就會受影響。
7. 換工作太頻繁:每次工作變動,你都需要時間調整自己以適應新環境。工作難度越大、業務越複雜、團隊文化差異越大,你的適應時間就會越長。只有跨過這段適應期,你個人的能力才能高效發揮,做出卓越的成績。
你頻繁跳槽,招聘人員會擔心你的穩定性。他可能會想,是你還沒有找准職業方向?還是缺乏耐性,淺嘗輒止?還是個性太強,無法融入團隊?還是工作績效差?總之,他會認為這裡有很大的風險。
四、如何讓你的簡歷「有亮點」
做到「有價值」「易匹配」和「沒硬傷」,只是讓你的簡歷合格,若要達到優秀的標準,就必須做到「有亮點」。
所謂「亮點」,就是和別人相比,讓招聘人員覺得你出類拔萃、與眾不同的地方。例如:
1、如果你是應屆畢業生,拿到全國數學建模大賽的獎項、在知名公司的實習經歷都是亮點。
2、作為 Java 程序員,參加過開源項目開發,得星過百,是亮點;
3、作為技術人員,擁有國家專利,發表過技術文章,也是亮點。
4、這些例子中的亮點,是大家公認的耀眼的成績。如果你說「我沒有那麼耀眼的成績怎麼辦」,也沒關係,你可以嘗試在項目經歷、個人經歷和興趣愛好中,找出影響較大的事項,尋找「過程性」「生活化」的亮點,
5、堅持每天晨跑,說明你很有毅力;
6、喜歡看電影,習慣給看過的每部影片寫影評,說明你喜歡思考總結、愛分享;
7、半年成功減肥 20 斤,說明你肯吃苦、意志強。
另外,如果簡歷里中加入了可交互、可展示的內容,更能顯出你的能力與眾不同。例如,成果 Demo 的鏈接、個人項目的 GitHub 鏈接、技術博客鏈接等。
五、總結
寫好簡歷,需要準確把握職位要求,按照應聘者素質模型的四層,來挖掘個人的經歷,從而做到:有價值、易匹配、沒硬傷、有亮點。
坦白地講,一份簡歷能否通過篩選,能否受到青睞,還會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比如,篩選者個人的主觀因素也在起作用。HR 和崗位直接負責人的考查標準也可能有不同,甚至同一份簡歷同一個篩選者,他在早上精力充沛的時候看,和工作了一整天身心疲憊的時候看,給出的評價也會不同。
無論如何,我們承認存在這些超出應聘者把控範圍的現實因素。然而,作為應聘者,你可以努力在自己的可控範圍內做到更好,儘可能地打造好簡歷,以成功拿到面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