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蟻獸:長舌善舞的無「齒」之徒
美洲動物區位於北京動物園東區的西北角,也就是臨近東區、西區、北區交界的地方。在這裡走進一個帶有頂棚的廊道,您就可以隔着寬敞的玻璃欣賞分佈於中美洲到南美洲阿根廷的北部一帶的大食蟻獸了。
大食蟻獸最具觀賞性的就是它十分古怪的長相,與我們熟悉的其他哺乳動物的模樣大相徑庭,甚至有點匪夷所思。
它的頭部又細又長,從頸部往上一直到細小如錐的吻部就如同一個長達30多厘米的圓錐形大吸管。從它扁平的額部可以知道其腦容量非常小,而從外表看,它的耳朵、眼睛和鼻子也都很小,嘴更小,就像是頭部前端開的一個小孔,不仔細看似乎就不存在。
我們下一個要欣賞的目標就是收藏在這個「大吸管」中的長舌,不過這需要有一點耐心,多花一點時間,等待它自己吐出來。▼▼▼
它的舌最長可以延伸至60厘米左右,但寬度僅有1—1.5厘米。雖然看上去細長如麵條,但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器官,上面充滿了肌肉,能完成最為複雜的捕食任務,據說它的舌每分鐘就能彈射160餘下!
正如其名,大食蟻獸的食物主要就是蟻類,在野外有黑蟻、白蟻等,偶爾也吃一些小的昆蟲及幼蟲。
這是一種極為特化的食性,這種特化也是與它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結果,因為在美洲的熱帶森林中,各種蟻類十分豐富,大約佔該地區所有動物生物量的30%,成為一個龐大的蛋白庫。
大食蟻獸是這些蟻類天生的「剋星」,它的視覺和聽覺雖然不佳,但嗅覺卻十分靈敏,能夠憑藉氣味就很容易地尋找到地面上或朽木中的蟻穴,然後利用長長的利爪伸進蟻穴之中,裂開朽木或挖開洞穴,將長舌伸進洞內舔食,或者在它們驚慌逃竄時用舌捕捉。
它的頜下腺高度發達,由喉部一直擴大至胸部,這個「百寶囊」可以源源不斷地在長舌上分泌一層濃濃的黏液,在捕食的時候,碰到的蟻類立即被粘在舌上,然後舌就像傳送帶一樣縮回,將獵物帶入口中。大食蟻獸的食量很大,一口氣就能吃掉35000隻蟻類!
與它特殊的食性相匹配,它的口中一顆牙齒都沒有,是哺乳動物中罕見的「無齒類」。因為它只要將食物囫圇吞下即可,所以用不着牙齒來進行咀嚼。而另一方面,它卻有一個同鳥類相似的,可以磨碎食物的肌胃,從而能夠有效地消化食物。
大食蟻獸吃蟻類時進食速度飛快,這對於它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蟻類一般都有一定的抵禦能力,而在短短几分鐘內,趁蟻巢內的居民還來不及動員起來它們的「士兵」沖向入侵地點,組織反擊,而大食蟻獸卻早已匆忙地吃掉了成百上千隻蟻類,然後就轉移到另一個蟻穴去了。
它這種匆匆忙忙的取食行為對蟻類的生存也是較為有利的,因為沒有一個蟻巢中的蟻類被完全吃光,恢復起來也是較為容易的,這樣大食蟻獸的食物就會源源不斷。它在飽餐之後,還喜歡走到附近的小溪中游上一段,據說是要將身上殘留的蟻類統統沖洗乾淨。
在動物園裡,它似乎也保留了這個習慣,在提供有水池的情況下,不時地進入水中,舒舒服服地洗浴一番。▼▼▼
在動物園裡,我們自然無法欣賞到它如何取食蟻類,因為在這裡它的「食譜」是根據日常營養所需制定的最佳配方,通常是選擇雞蛋、蘋果、香蕉、酸奶、牛肉、貓糧、螞蟻乾等原料在攪拌機內打成半流質狀的「絲襪奶茶」,過網細篩後再放入特製的取食器里讓大食蟻獸自由舔食。▼▼▼
儘管以「微不足道」的蟻類為食,但大食蟻獸的身軀卻沒有辜負自己名字中的「大」字,很適合人們觀賞。它的體型可謂相當的大,體長可達100—130厘米,另外還有一條65—90厘米長的大尾巴。
它的體重一般有18—23千克,最大的可達 40千克。它的體型還呈現出一種簡約的弧線,脊部隆起、彎曲呈拱形,並一直延伸到它像一把拖在身後的大掃帚一樣的大尾巴。
據說,這個蓬鬆的大尾巴下雨天可以豎起來當傘來遮風擋雨,睡覺的時候還可以蒙在頭上或者鋪在地上當作絨毛毯子,這個說法也許有點誇張了。
再看大食蟻獸身上厚而粗硬的毛被上面的花紋,也很有特色:主要為黑灰色,雜有棕褐色,並且有兩條寬闊的、鑲有白邊的黑色縱條紋,由喉部通過肩部上達至背部。它的前肢的毛色比較淡,灰白毛較多,卻在下面有一個黑色的斑點,很像一個「小臉」,從側面看,就像它有三個頭似得,十分有趣。▼▼▼
另外,在它的前後肢上都具有5趾,前肢粗壯而有力,除第五趾外,均具有像鐮刀一樣彎曲的長長的鉤爪,特別是中趾的爪十分強大,是它進行自衛和挖掘蟻穴的主要武器。
但是,由於鉤爪太長,也使得它行走時前腳掌無法着地,只能把長爪向後屈曲,以趾背着地,形成一瘸一拐的古怪步法,姿態笨拙可笑。
它的後肢較短,各趾上也都有大小相仿的尖銳的爪。在野外,如果遇到危險,大食蟻獸一般也會疾走而逃,但動作十分難看。
若是實在逃不掉時,就用尾部坐在地上,豎起前半個身體,與對方抱在一起,由於它的皮膚又硬又厚,能暫時抗禦對方尖牙利爪,然後用前足堅強有力的鉤爪進行反擊,同時口中還會發出一種奇特的哨聲威脅對手,也常常使美洲獅、美洲虎等食肉猛獸望而卻步,從而能夠逃離險境或取得搏鬥的勝利。
從它在動物園站立起來抱樹榦的姿勢,似乎可以看出它是具有一定的保護自己的手段和抵抗能力的。▼▼▼
在野外,大食蟻獸不善爬樹,但喜歡游泳,走路的姿勢跟在動物園裡是一樣的,總是不時地低下頭用鼻子輕嗅,吻部幾乎與地面接觸,並不停地搖動着尾巴,樣子十分滑稽。
它平時白天出來活動、覓食,夜晚睡覺、休息,主要棲息於河邊、沼澤、潮濕的森林和大草原的低洼地帶,性情孤獨、溫和,行動比較謹慎而遲鈍,通常單獨活動,只有雌性攜帶幼仔的時候,才形成小的群體。
大食蟻獸雌性的妊娠期約為190天,每胎僅產1仔。大食蟻獸對自己的孩子照料得非常精心,幾乎所在整個哺乳期間都含辛茹苦地照看着幼仔,生怕其受到傷害。因此,大食蟻獸總是把孩子馱在背上,形影不離,一直守護到這隻雌性第二次懷孕為止。幼仔出生9個月後體型就接近成體了,但2-3歲才能達到性成熟。▼▼▼
目前,我國已有不少動物園飼養大食蟻獸,其中上海野生動物園、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等南方動物園的丰容條件更為理想,能使多隻大食蟻獸一起自由自在地生活,也為觀眾提供了更好的觀賞環境。▼▼▼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