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騰訊20周年司慶祝福魔術項目的設計經歷

  • 2019 年 10 月 8 日
  • 筆記

這次騰訊20周年慶生活動預熱很久,不甘做一個旁觀者,我也盡我所長有所參與。在慶生當天總辦link time開場視頻和微視慶生宣傳活動中的樓梯間循環展示,我完成了其中魔術視頻的拍攝,也算是留下一份獨特的紀念吧。雖然感覺工作之餘做這些設計和表演有些累人,但是心中所思所感的表達和能力的釋放還是讓我心情愉悅和暢快。這是一次典型而又難得的魔術與文化結合的設計體驗,在這樣大的平台參與一件小小的事情是多麼寶貴的經歷,我願意像稱呼母校一樣稱呼其為母公司,並用心去為她為自己做一些事情。

好了好了,回到魔術,從魔術的角度,我來複盤一下需求的理解和通過魔術方式來滿足的全過程。

兩個項目要求的主題是「騰訊20周年」,「生日快樂」,「全新出發」等這樣類似的主題的展現,主題展現當然要用定製撲克牌來完成,在這個領域設計起效果來畢竟更有素材可用和更多積累可以信手拈來。撲克牌中4張變化的牌組非常多,可以考慮4 + 1或者4 + 4的方案來表達以上幾個主題。與需求方商量後,定下了微視用「騰訊20周年」,「生日快樂」這個4 + 4的方案,而link time用「生日快樂」,「全新出發」,且「全新出發」,印在一張卡片上,用4 + 1方案實現。

微視方面要的比較着急,4張牌的出現,變化等展現我原本設計的是Kiko Pastur講座中剛學的blowing Aces加比較熟練的Invisible Palm,不料現場試驗了一下後覺得節奏不太適合短視頻,又換了幾個Ace Appearing,White Card 2 Ace,4Ace2King等,都有同樣的問題。無奈臨時展現了一段2 Joker sandwich,不料需求方覺得很合適,就定下來了。實話說,這個流程對我來說屬於那種僅留存在記憶里,年代久遠的作品了,一般很難記起它來表演,可誰知道呢?每一次心動的投入聯繫,最後才有可能在某一天來回饋你,要啥功力與目的呢?

Link time部分的支持相對來說更加周全,提供了設計稿,比手寫的字顯得高端大氣多了,既然定成了4 + 1的兩組卡片,那如何去展示他們呢?

下面,情懷結束,乾貨來了。

在撲克牌魔術領域裏,傳統的效果分類大約有幾十種,當然每一個魔術都是他們中若干的組合。比如disappearance,appearance,transportation,change,twisting,sandwich,collector,triumph等等,當然還包括我最愛的用數學原理設計的self-working魔術,也是我專攻的部分。前面這些都是實打實的視覺效果,可以看成是舞台大型魔術在撲克牌上的微縮展現(為什麼收撲克魔術乃魔術之精華呢,可能原因就在此吧)。好,我現在的表演對象就是這5張卡片,就像一個大舞台上我可以變出現,變消失的五個大美女,要怎樣來安排他們的出場呢?

大家如果想先睹為快,可以在上一條歷史消息《20周年之際送給騰訊的魔術禮物》中找到視頻。

傳送門:20周年之際送給騰訊的魔術禮物

圖1,4 + 1張道具牌

4張牌的流程自然最容易想到的是twisting Aces,省去開始翻牌的過程(原意是表達翻轉),因為現在不能預先打開卡片(否則看起來翻看了不是撲克牌的東西,怪怪的),而效果上則表達了翻轉+撲克牌變成文字圖案的雙重含義,故在最開始加一步整副撲克牌的展示作一個implication,那麼4的工作就完成了。最後再拿起整副,加上一個簡單的color change,就完成了一個整體展現,即5張圖案分為4 + 1兩個部分分別出現,前4個是twisting,後一個是change,融為整體。效果如下視頻所示:

視頻1

設計完這個base版本以後,總覺得效果簡單平淡,不優雅美麗。可能部分是因為twisting這樣的效果無論如何在物理上是可行的,神奇點僅僅在快,而不是像消失出現這樣完全不可能來的強烈。而撲克牌的消失出現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物理卡片的,真的要從A處偷掉撲克卡片牌消失,在B處從沒有變到有,對手法和流程的要求極高;另外一種則更取巧和靈活,我消失出現的是撲克牌上的圖案,而不是卡片整體,對魔術師來說,要做的僅僅是一次change,代價遠遠小於前者,且消失和出現圖案這種效果是以往在大型魔術里不曾見過的體驗,天然地會削弱對神奇的免疫而感到更驚訝與夢幻!看到了吧!最美的頂點真的要走最正確的路,魔術流程中不稀罕苦功夫,而難得的是那精妙的立意展現與簡單方法的配合。

好了,如何憑空在4張白卡出現4個圖案呢?魔術就是這樣巧妙,組合一些數牌手法,展示4張字白的牌正反全是白色完成交代(比划了兩次以後用的是1313count+單面展示,沒有那麼有邏輯的展示,為了後面setting好銜接,同時這也不是重點,觀眾看到一堆白的後會願意認為大概都是白的吧!),並落位twisting Aces的setting,後面就照貓畫虎了。

視頻2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表演細節,這裡除了交代以外後面部分的手法實質和上一個方案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展示內容完全不同!那個是twisting,這個是appearance!所以在手勢引導上的細微差別大家看到了吧,一個是頂一下,一個是空中一抓!這對氛圍和效果的營造至關重要!同樣的效果實質做個不同的手勢就是不同的效果體驗,神吧!

有同學可能說那第五張怎麼辦,可以依據上一個版本,從一副白卡片中間color change出來,但是,千萬不要拿一副有牌面有牌背的東西進入觀眾視線,因為,原來這從頭到尾就是一個白卡片的魔術,撲克牌是哪來的?亂入了?還是我看錯了?嗯嗯,畫面會很不和諧,寧願不要,也不能影響到作為一個「白卡變字」的整體效果,不然就畫蛇添足了。

好,吹毛求疵地說,對這個方案的實現方法仍然不滿意,一是第5張要麼放棄,要麼要拖出一整副來襯托,有點累贅;另外twisting Aces為了完成效果,有若干多餘且作為appearance看來極不合理的操作,不妨來仔細分析一下:

1. Elmsley count:出現card1;

2. Elmsley count(top to bottom 1):消失 card1,出現card2,或者理解為變成關係;

3. Triple turn over:這個翻轉card2是硬傷,註定和twisting的意思是緊密的,但這不是appearance;

4. Elmsley count:聯繫前一個動作,這個出現的card3就有點不幹凈了,為啥要先翻再出?莫不是要。。。

5. Elmsley count: 所有都消失,這個在twisting中的合理解釋是「慢動作」,這裡的話,可以理解成消失,但是觀眾一聯想到3的翻轉,不免打折扣了;

6. Hyman turnover:底牌翻2張達到消失card3,出現card4;

7. Turn over other 3:剩下三張一起全部翻開;

好了,復盤完畢。可以發現,乾淨的白牌出字應當是沒有這些冗餘的動作和模糊不清的展現,而這不合理的設計使得效果打了折扣,流程一定還有上升空間,可使用結構更合理的流程達到更好地展現我們的夢想的效果的結果。

不知為何,魔術上我總是願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領會其奧義,吸收,練習,融會貫通,而在對待開源代碼上似乎並不那麼熱衷,總擔心有問題,要自己寫過才是。魔術更多地我還在借鑒和改編階段,而代碼我似乎要每一行都自己寫才放心,今日讀吳軍老師的硅谷來信提到這一問題也正中我下懷,今後還應自勉,找到平衡點才是。

插敘完畢,回來!我其實想說,我想起了Helder Guimaraes一個單品流程twizinser,中間有一個大膽的5張牌展示成4張逐個翻面效果的部分,而且及其乾淨而沒有多餘動作,渾然天成!天哪!這Fism冠軍的作品稍加修改就是我的東西了,多迷人啊!於是,砍去最後一步轉移效果以及中間對一些牌的展示順序編排上對原流程的小刀,最後加上開頭部分的白牌展示,一切水到渠成,定稿!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就是關於第4,5張的出現方案,本來打算double展示雙面白色做交代以後,直接在桌面上用手模走第5張展現第4張,最後再翻開5,這個動作是有破綻的,需要很強的錯引才能完美,而最後翻牌的動作無疑使得整個appearance的意境被打亂了。試了很多方案,絕境中居然想到了snap change!展示一張的同時完美自動翻開了另一張,渾然天成!甚至還增加了1變2的分裂效果!奇蹟啊!

視頻3

歡迎在本公眾號歷史消息上一條中找到《20周年之際送給騰訊的魔術禮物》中找到最後的配樂的成稿,選的最近聽得比較多的田馥甄的小幸運,紀念這次流程完成的小幸運。

傳送門:20周年之際送給騰訊的魔術禮物

謝謝各位客官的欣賞!咱有空,有想法,想交流,就找我多嘮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