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插入排序
冒泡排序|插入排序
標籤(空格分隔): 數據結構和算法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只會操作相鄰的兩個數據。每次冒泡操作都會對相鄰的兩個元素進行比較,看是否滿足大小關係要求。如果不滿足就讓它倆互換。一次冒泡會讓至少一個元素移動到它應該在的位置,重複 n 次,就完成了 n 個數據的排序工作
$array = [1, 2, 10, 11, 90, 8, 4, 88, 100];
$count = count($array);
for ($i = 0; $i < $count; $i++) {
// 提前退出冒泡循環的標誌位
$flag = false;
for ($j = $i; $j < $count; $j++) {
if ($array[$j] > $array[$i]) {
$tmp = $array[$i];
$array[$i] = $array[$j];
$array[$j] = $tmp;
$flag = true;
}
}
if (!$flag) break;
}
插入排序
首先,我們將數組中的數據分為兩個區間,**已排序區間**和**未排序區間**。初始已排序區間只有一個元素,就是數組的第一個元素。*插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取未排序區間中的元素,在已排序區間中找到合適的插入位置將其插入,並保證已排序區間數據一直有序*。重複這個過程,直到未排序區間中元素為空,算法結束
$array = [1, 2, 10, 11, 90, 8, 4, 88, 100];
$count = count($array);
for ($i = 1; $i < $count; $i++) {
$tmp = $array[$i];
for ($j = $i - 1; $j>-1; $j--) {
if ($array[$j] > $tmp) {
$array[$j+1] = $array[$j];
} else {
$array[$j+1] = $tmp;
brea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