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一殺手有望消除!通過基因驅動讓蚊子只產生雄性後代

相信不少人對蚊子都十分討厭,但你也許不知道它還是人類的「第一殺手」。蚊子的種類有數千種,它們分佈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遍布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各個地區。蚊子平均每年會導致725000人死亡,其中大約有66萬人死於瘧疾

5月15日,據外媒報道,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滅蚊方法,通過基因驅動改變岡比亞按蚊的性別,使其後代主要是雄性,從而使蚊子數量銳減並降低其傳播疾病的能力

眾所周知,蚊子會攜帶瘧原蟲並傳播瘧疾,此外,也能傳染乙型腦炎、登革熱、黃熱病、西尼羅病毒等其他一些對人體威脅嚴重的疾病。是傳播傳染病的主要媒介之一。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操控性別比例來進行病媒防治是一個長久的設想,尤其在控制蚊子種群方面極為有效。因為只有雌性才會叮咬和傳播疾病。

改變瘧蚊後代性別比例的原理是在精子產生的過程中利用DNA切割酶破壞X染色體,從而產生以雄性為主的後代群體。雖然類似的方法之前就存在,但傳播的初始頻率非常低,而新研究結合了基因驅動技術,能夠使這種突變實現近100%的遺傳,而非像正常交配那樣只有50%的幾率。

將性彆扭轉因子與基因驅動相結合也增加了系統的穩健性。這種基因改造對雄性蚊子沒有傷害,沒有「健康成本」,所以蚊子更有可能通過交配傳遞這些基因,這意味着這種基因改造可以有效地傳播,而不會被耐藥性所阻止

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在實驗室進行了試驗,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由於疫情的影響,還沒有進行野外的實際試驗。但在該技術應用與實際環境中之前,還需進行更多的測試以證明該技術的效果和安全性。

人類第一殺手有望消除!通過基因驅動讓蚊子只產生雄性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