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金屬造出機械手掌:加熱冷卻後恢復原狀
據外媒報道稱,在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副教授Pu Zhang帶領下,一個科學家團隊通過3D打印出一種被稱為菲爾德合金的現有金屬,開始了網格型結構的研究。
這種合金以其發明者、化學家西蒙·庫倫·菲爾德(Simon Quellen Field)的名字命名,由鉍、銦和錫的混合物組成。它在加熱到62°C (144°F)時也會熔化,但冷卻後會重新凝固。
利用真空鑄造和保形塗層技術的組合,這些合金格子隨後被覆蓋了一層橡膠。只要環境溫度保持在62度以下,所得到的結構就會保持剛性。
然而,一旦加熱到該溫度以上,合金就會熔化,但仍被包含在橡膠外殼中。在這種可塑性形式下,結構可以被壓平或變形。如果在合金冷卻和重新硬化的同時保持這種形狀,它們將無限期地保持這種改變後的形狀。
到目前為止,該團隊已經利用該技術製造出了蜘蛛網狀的天線、足球、蜂巢、甚至是像終結者2一樣的手,隨着合金的熔化而打開。可以想像,這種晶格還可能被用於航天器的起落架等應用,它可以通過彎曲吸收碰撞能量,但經過加熱和冷卻後又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