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漫无目的的刷个不停?你大脑变形了 话都说不利索
经常不受控制地拿着手机或平板,漫无目的的刷微博,逛淘宝……
如果有,那就需要注意了,这种无法自控的上网成瘾,是一种被叫做互联网使用障碍(IUD)的健康问题,而这种问题,会影响你的说话能力。
互联网使用障碍,具体就是经常不受控制的上网浏览,但浏览的信息却没有指向,只是出于一种无法自控的习惯性动作。
最近一项发表在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的医学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障碍会影响大脑,对大脑中控制语言系统的区域结构进行改变。
简单来说,就是:
微博刷太多,说话不利索。
吓得我赶紧放下了手里的手机。
对60名志愿者进行实验
研究成果来自匈牙利佩奇大学医学院的一个学术团队。
该团队最新的实验表明,互联网使用障碍(IUD)会使大脑语言区域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说话能力。
该实验是这样的设计的:
首先用互联网使用问卷(PIUQ),对60名实验对象的网络上瘾程度做出指数评估,然后对所有的参与者进行语言实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大脑进行核磁共振扫描。
在这个过程中,得出互联网使用障碍与大脑结构变化的相关性。
整个实验有偿招募了60名志愿者,年龄在18-30岁之间,其中男女各半。同时,确保所有的志愿者都对实验目的一无所知。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团队一共采用了2种实验工具:
首先是互联网使用问卷的设计。
问卷由18个项目3大部分组成,包含强迫症(痴迷)、忽视症和控制障碍,3大分量中各有6个问题,分别度量问卷对象对上网的痴迷程度、因上网对现实生活的缺位程度,以及自控能力。
所有的问题以五点李克特式量表回答,比并对不同的答案赋分,卷面分数越高,代表成瘾程度越高。
除此之外,问卷还引入两个主观问题,以及对个人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些影响实验对象上网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了评估。
具体的分值和问卷细节,是这样的:
其次是语言实验。
实验团队没有采用同类实验中常用的言语流畅性任务语义实验,而是用音位实验进行。
所谓言语流畅性任务,是评价语言表现的常用工具,包括词汇知识、词汇检索能力和执行控制能力,通常包括语义和音位两个部分。二者之间的区别是,语义要求实验者说出类别相关词汇,音位要求实验者说出特定字母开头的词汇。
至于理由,研究团队认为,音位实验更能反映行为控制能力和额叶的激活程度,而上述两大因素,更能反映互联网使用障碍与大脑结构之间的联系。
具体的语言实验设计,包括7个周期的30秒长休息和30秒活动期。
在活动期内,实验者需要在7个周期内,依次用S、K、E、T、L、A、N作为首字母,尽可能多地说出匈牙利语单词。
上网成瘾,真的影响说话
接下来就是实验结果了,研究显示,互联网问卷调查得分与大脑BOLD fMRI的相关关系如下:
在进行语言实验时,互联网使用问卷的分量表与大脑的双侧楔前区、双侧扣带回(PCC)、左侧胼胝体下皮层和左侧眶额皮层的失活呈负相关。
问卷总分,与双侧楔前回和双侧PCC的失活呈负相关,主观问题2得分与右丘脑、右海马旁回和右双侧扣带回的失活呈负相关。
主观问题1,则没有显示明显的相关性。
而与人类语言能力息息相关的大脑布罗卡氏区,实验发现PIUQ忽视分量与左枕极、左枕外侧皮层(LOC)和左卡内皮层的PPI之间存在负相关。
PIUQ迷恋与左侧LOC、左心皮层内阿肯色和尾状核的PPI呈负相关,而PIUQ总量也与左侧尾状核、LOC和左心皮层内阿肯色呈负相关。
表示主观成瘾程度的问题率(Q1)与左枕极、LOC、枕叶状回、额叶中回和腹前回的PPI呈负相关。
也就是说,实验数据证实,互联网使用障碍(IUD)会降低说话的流畅性。
但论文作者也在研究中说明,IUD对语言能力的改变机制,到底是在语言处理和认知控制过程中进行,还是因为一般认知能力的下降所致。
不过,IUD对个人语言流畅性的负面作用机制,可能是因为两个神经系统被改变:
一个是DMN,大脑默认网络,与大脑的意识、情绪、情景记忆等息息相关。
另一个是布罗卡氏区与枕叶区之间信号的相互依赖性。
虽然对于大脑的作用机制的结论还处在“可能”阶段,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玩手机刷平板要自控,不然真的话都会说不利索的。(手动狗头)
论文作者介绍
论文一作兼通讯作者Darnai Gergely,匈牙利佩奇大学(University of Pécs)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脑科学、神经学、心理学等。
具体履历:
2011年在佩奇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
2016年,在佩奇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留校从事研究工作。
参考链接:
//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6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