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无限雨如烟——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与挑战(一)

  • 2020 年 4 月 10 日
  • 筆記

“数字化转型”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但在尼葛洛庞帝1996年书写《数字化生存》、比尔盖茨1999年出版《未来时速》时,数字化还是颇具“科幻”色彩的,毕竟,那是一个手机还没有广泛智能化、电脑性能比较弱、上网也很昂贵的年代。现在,即便是偏远山区,只要网络信号覆盖到,小产量的农产品都能在线销售。“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发展趋势,大到国家层面的“数字中国”,小到个人层面的“数字生活”,信息网络、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包围着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企业的经营。

对个人而言,多数时候,这些“数字化”都是一种诱发性的传播过程,一种数字产品的出现,引起一部分人的生活变化,进而扩散成大部分人的变化,从接触到爆款再到新的生态。对企业而言,则是伴随着对生产效率提升和竞争的需要,时刻弥漫着“生存”的味道。

即便从《数字化生存》开始算起,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讨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各类著述早已汗牛充栋,再论这个题目,显然面对着“巨大挑战”,不免“老生常谈”。但是,转型效果到底如何呢?这些年我们追过的“理论”、追过的“架构”、追过的“系统”甚至追过的“设备”,已经数不胜数,标杆先后立了无数,但很多时候,数字化转型还是给人“入不敷出”之感。到底数字化转型是什么?该怎么转?依然众说纷纭。

最近有两件事再次触动笔者,一是美国第八大银行Capital One发布的2018年致股东的一封信,介绍了其二十几年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二是Facebook发布的Libra白皮书,其中描绘了借数字货币推动普惠金融的整体构想和技术实现。

Capital One向世人展现了数字技术如何帮助一家地方银行(相当于我国城商行规模)的信用卡部门成长为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并且在信用卡这个很难真正赚钱的领域获利丰厚的。Capital One坚持让自己作为一家从事银行业务的技术公司,去跟使用技术的传统银行竞争,他们不关心别的银行怎么做,而是认真研究技术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如何运用技术为生活环境已经改变了的人们提供金融服务。

Facebook的Libra则再次回归区块链技术的初衷,从加密货币和底层支付做起,试图摆脱金融机构形态为十几亿人提供金融服务。如同比特币证明了无银行支持的货币发行与流通体系在技术上行得通一样,Libra也许能够通过区块链证明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中给银行下的断言。

这两件事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这样一种观点:技术可以让我们跳出银行办银行,甚至演变成“跳过”银行办金融。对于今天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名列前茅的银行业而言,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应该要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行。竞争中,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对手,而是“新手”。

那么,银行到底该如何认识和实施数字化转型呢?本文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字化转型转的到底是什么

很多企业,包括银行,都把数字化转型的焦点放在了技术本身,认为信息化程度越高、技术投入越大、技术水平越领先,数字化转型就越成功。其实这种理解有些本末倒置,应该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信息化程度通常较高,技术投入较大,在适合自己需要的方面,技术水平较高。国外如Netflix、Capital One、创造阿拉丁系统的BlacRock等;国内,很容易让人想起BATJ、TMD等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信息化程度高,而且技术方面往往各有千秋,因为他们的数字化发展或者说对传统领域进行的数字化转型都是基于各自的认知进行的。

数字化转型转的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技术应用,而是其背后的人的思想和行为

如同在摄影领域,人们常说,能不能拍出好照片,镜头后面那个“头”(指人脑)更重要。数字化转型是个高层决策,是企业集体意念,如同Capital One领导者对应用数据和技术手段重建金融服务的执着、Netflix领导者对使用在线方式重构自己本已利润丰厚的录像带租赁业务的坚持、阿里领导者对在“无人区”搞技术创新的力挺。

只有企业高层对数字化转型持有正确认识,并在企业中克服阻碍、强力推动时,数字化转型才会真的产生效果。所以,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有思维转变,领导者的思维尤其重要,必须从领导者做起。领导者自身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必须过关,咨询顾问虽然在数字化转型中可以起到很大的建设作用,但并不能替领导者解决必须由领导者自己解决的问题。

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要转变人的行为习惯。数字化转型通常会因为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业务系统的改良而使工作流更顺畅,业务效率更高,人们的协作关系和能力也应被增强才对。传统银行本来就是“竖井式”企业的典型代表,条线分割严重、流程漫长,很多银行的数字化诚如Capital One领导者所言,是考虑如何在自己的业务中应用某项技术,而非用技术去研究如何彻底改变原有的业务模式。如果数字化转型之后,人们行为习惯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那么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很可能就没有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