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NAND FLASH解扣的认识

NAND FLASH是现在非常重要的存储介质,根据出厂时厂家检测结果可分为原片(正片)、白片和黑片。

所谓原片就是NAND FLASH生产厂商挑选出来的最好的晶圆,切割下来经过了各项测试之后封装成成品,此时成品再做测试,通过测试的就是原片,没通过测试的就是白片,切割原片时剩下的就是黑片,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从性能上总结起来就是原片>白片>黑片。原片几乎不存在任何问题,白片可能存在部分问题,黑片大概率存在问题(比如容量大小,读写速度等)。然后原片就厂商自家生产出售,白片卖给下游厂商,黑片当作垃圾处理。

在黑片当作垃圾的时候会进行掉扣(掉code)处理,这样黑片就成为了ID不正确,读写数据异常的晶圆。但是厂商是有一套命令数据能让“死掉”的NAND FLASH“复活”的,这就是所谓的解扣(DECODE)了。

因为黑片是当垃圾处理的,所以收购价格非常低,但是解扣之后能当正常的NAND FLASH使用,这之间就存在巨大的差价了。
解扣代码各个厂商一般不同,不过有些厂商因为之前的协议是共用一套的,比如东芝和闪迪的NAND FLASH就是共用一套,通过解扣代码可以把东芝的NAND FLASH ID变为闪迪的NAND FLASH ID,所以NAND FLASH改变ID只能在两个特定的厂商之间变换。

有一点需要明确一下,解扣出来的NAND FLASH的容量就是FLASH的实际容量,所以并不存在8GB的NAND FLASH解扣之后就变成了8GB真实容量+8GB虚假容量(总容量16GB)的情况。通常原NAND FLASH的最大容量是多大,解扣改变ID之后容量也不会增大,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B0KB就可以解扣成L06B,这是直接改变了FLASH的属性,从MLC变为了TLC。一般的解扣都是不改变FLASH的属性的,原来是TLC,解扣之后还是TLC,比如7THL就算从东芝变为闪迪,广义上不管是东芝的还是闪迪的都叫7THL。

通常的解扣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二解:解扣之后NAND FLASH能正常使用,而且断电再上电NAND FLASH依然处于解扣状态。第二种是三解:就是解扣之后NAND FLASH能正常使用,但是断电再上电NAND FLASH会处于掉扣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