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HLS、LHLS、DASH-LL对比

  • 2019 年 10 月 4 日
  • 筆記

HLS和DASH是两大基于HTTP的流媒体通信协议。随着人们对低延迟需求的不断提高,这两个协议都发展出了各自的多个低延迟版本。在Mile High Video 2019(MHV/2019)上,来自Akamai的Will Law做了题为“LL-HLS LHLS DASH-LL, Challenges and differences”的演讲,介绍了这三个低延迟协议异同。

首先,本次演讲中的LL-HLS是指苹果公司在WWDC2019上发布的低延迟HLS协议,LHLS是指由JW、Mux、Wowza等公司牵头开发的社区版低延迟HLS,DASH-LL是指低延迟DASH协议。随后,Will介绍了这三个协议的共同之处,例如都是传输分块编码的内容、支持多种编码、支持广告插入等等。更重要的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LHLS和DASH-LL都是使用分块传输编码(CTE),即一个视频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发送给客户端,且客户端只需请求一次,而LL-HLS没有使用,即如果视频分为多段发送,客户端需要依次请求各个部分。Will介绍了使用CTE的好处和缺点,并引用论文指出缺点是可以解决的。随后Will介绍了另一个区别,LL-HLS使用内部段描述而其余两个协议没有,而该结构的存在对于视频播放存在诸多好处。另外,相较于LHLS和DASH-LL,LL-HLS客户端的请求速率将大幅增加,且LL-HLS还需要HTTP2支持,但这一特性使得其可以配合CDN降低用户请求数据时与源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延迟,从而进一步降低端到端延迟。最后Will对演讲内容进行了总结。

附上演讲视频:

演讲PPT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