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abp vNext 微服务开发的敏捷应用构建平台 – 框架分析

总体架构

    本平台从技术上采用ABP vNext.NET Core编写的微服务架构。客户端层主要以现代浏览器为主,适配了PC端和移动端的访问,采用API和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同时提供第三方使用的API,支持通过Web服务或消息代理与其他应用程序集成。数据工厂用于整合数据,将分散数据整合到一起,并进行汇总计算,采用统一数据接口向服务层提供数据支撑。如果您之前了解过数据仓库技术,就可以把数据工厂理解为ETL工具。应用支撑层采用Docker部署集群,使用 Kubernetes 进行容器编排和集群管理,静态文件资源使用第三方提供的 CDN 服务进行加速。

  • ETL,是英文 Extract-Transform-Load 的缩写,用来描述将数据从来源端经过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加载(load)至目的端的过程。

微服务概念

    微服务体系架构(简称微服务)是开发软件系统的一种架构风格,该架构试图集中精力构建具有明确定义的接口和操作的单功能模块。它将应用程序构建为以业务领域为模型的小型自治服务集合。近年来,随着企业希望变得更加敏捷并朝着DevOps和持续测试迈进,这一趋势变得越来越流行。

微服务的利与弊

    微服务不是灵丹妙药,通过微服务的实施,将暴露出团队沟通、合作以及其它以前可能隐含但现在被迫公开的问题。但是微服务中的API网关可以大大减少构建和质量检查的时间和精力。微服务体系结构是否适合您取决于您的业务场景复杂度,当业务不复杂,团队规模不大的时候,单块架构比微服务架构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因为它们各有优缺点。以下是一些优点和缺点:

  • 优点:
    • 微服务架构使开发人员可以自由地独立开发和部署服务;
    • 可以由相当小的团队来开发微服务;
    • 易于集成和自动部署(使用开源持续集成工具,例如Jenkis);
    • 易于扩展并与第三方服务集成;
    • 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来编写用于不同服务的代码;
    • 故障隔离:如果一个微服务失败,则另一个将继续工作。
  • 缺点:
    • 由于分布式部署,测试可能变得复杂;
    • 服务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信息壁垒;
    • 作为分布式系统,可能会导致重复工作;
    • 当服务数量增加时,整个产品的集成和管理可能会变得复杂;
    • 开发人员必须付出额外的努力来实现服务之间的通信机制。

系统架构

    微服务层中提供了各种服务,服务之间使用http相互通信或者通过队列服务进行调度来支撑整个业务系统。其中基础服务提供了应用中心、模板中心、表单和流程引擎等功能;数据可视化服务提供数据展示分析包含模板管理、组件管理等功能;二、三维服务提供组件管理、图层管理、三维模型管理及空间分析等功能;Iot管控服务提供设备接入管理、协议解析、设备网关管理等功能;第三方服务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服务商提供的云服务功能进行融合,并与钉钉、企业微信集成;系统管理服务提供整体系统管理功能包含租户管理、功能管理、权限管理、单点登录、企业组织管理等功能。同时系统提供统一日志、消息列队、定时任务、文件处理等服务。日志采用EL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进行管理,Elasticsearch是实时全文搜索和分析引擎,提供搜集、分析、存储数据三大功能;Logstash是一个用来搜集、分析、过滤日志的工具;Kibana是一个基于Web的图形界面,用于搜索、分析和可视化存储在 Elasticsearch指标中的日志数据。消息队列服务主要提供了各类通知消息的推送,使用队列的方式防止因消息过多导致推送服务过载。定时任务服务主要用于定时提醒、定时推送等功能。文件处理服务主要用于PDF打印、数据文件导入导出和二维码生成等功能。

持续集成(CI)、自动化构建

    个人理解持续集成是为了配合敏捷开发的速度和效率而产生的一个用于编译、测试、发布、部署的工具。为什么叫持续呢?其实就是编码人员提交了源码,那么该工具就可以进行编译,测试等一系列运作。怎么能够让编码人员很快的知道编码的异常。
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