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的故事(二)版本的诞生

研发人员不断修改代码,在代码库上形成一个 Commit 链条,每一个 Commit 记录了所有文件在某一时刻的状态,这个状态称为一个“快照”。在所有提交中,我们认为其中一些提交具有特殊的意义,比如我们完成了里程碑任务,这时可以发布版本了。对于这些特殊的提交,我们创建一个标签(Tag)与之关联。这个标签,我们称之为“基线”。创建标签的工作,我们称之为“基线化”。

 

 

代码基线标志着版本的诞生,代码基线就是这个版本的“出生证”。发布版本的时候必须创建 Tag,我们用 Tag 名称作为版本号,编译构建的时候把版本号烙印在发布包的某个地方(最容易辨认的地方就是文件名)。以后无论这个二进制包走到哪里,无论经过多少年,我们都可以根据它的名称知道它的版本号,根据版本号找到这张出生证,知道这个版本的来历,查阅它的身世家谱。版本一旦发布,这个出生证就是不能变更的,既不能修改,也不能删除。否则版本就会成为一个没有身份、来历不明的可疑分子。

我们必须在出生证上写些什么,创建 Tag 的时候可以加一句注释:

# 切换到主分支,我们一般在主分支发布版本
$ git checkout master

# 创建标签,记录标签信息 $ git tag -a 1.0.0 -m "完成云主机维护功能发布测试版"

使用 Github、GitLab 这样的代码管理平台,我们可以在页面上记录更多的信息。以下是在 GitLab 平台创建 Tag 的界面,可以为这个 Tag 编写一个完整的说明,记叙发布目的、完成功能、修复缺陷、遗留问题,还可以使用 Markdown 语法:

 

 

这样一来,这张”出生证“的信息就更加完整了。

现在这个版本有了“出生证”,随着工作的推进,它还需要有另一些证:

  1. 如果它通过了测试证明是一个合格的版本,要发一个“合格证”;
  2. 它和它的朋友们组成一个集体,通过集成测试,成为一个“产品”,要发一个“毕业证”;
  3. 运维把它拿到环境上部署,要发一个“上岗证”。

后面会写一系列的文章说明这些“证”的作用和内容。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先要说一说“版本号”是个什么概念,怎样给版本起一个既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字。